<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儲能資訊 ? 正文

      2553億!抽水蓄能項目年度核準超3000萬千瓦?。ǜ巾椖壳鍐危?/h2>
      核心提示:截至2022年10月21日,“十四五”期間已核準抽水蓄能電站共計35個項目,裝機規模合計為4509.8萬千瓦,項目投資金額合計約為3451億元
      抽水蓄能項目密集上馬,落地執行正在全面提速。
      根據抽水蓄能行業分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0月21日,“十四五”期間已核準抽水蓄能電站共計35個項目,裝機規模合計為4509.8萬千瓦,項目投資金額合計約為3451億元。
      其中,2021年核準電站11個,裝機規模合計1380萬千瓦,投資金額約898億元;2022年至今已核準電站24個,裝機規模合計3129.8萬千瓦,投資金額約2553億元。
      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建成的抽水蓄能裝機容量為3639萬千瓦。這意味著,今年新核準規模已經接近目前抽水蓄能電站裝機總規模。
      根據此前抽水蓄能行業分會數據,今年8月底前,抽水蓄能核準裝機規模為1670萬千瓦,投資金額超1100億元。即9月和10月僅僅兩個月,我國新核準規模已接近前8個月之和,投資總金額也增長超一倍。
      并且,根據《抽水蓄能產業發展報告(2021年度)》,至2022年底,抽水蓄能電站總核準規模將超過5000萬千瓦。
      按此規劃,今年最后兩個月,抽水蓄能新核準裝機規模將近1900萬千瓦,核準量也將超過9月和10月這兩個月。
      種種數據顯示,抽水蓄能項目正在全面提速落地執行,我國抽水蓄能亦正迎來布局建設熱潮。
      事實上,抽水蓄能的建設規模遠不止于此。去年9月,國家能源局發布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翻一番,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
      而中國電建黨委書記、董事長丁焰章在其署名文章《發展抽水蓄能推動綠色發展》中又將“十四五”的目標比能源局的規劃翻了三倍有余。
      他透露,“十四五”期間重點實施“雙兩百工程”,將在200個市、縣開工建設200個以上的抽水蓄能項目,開工目標2.7億千瓦。
      按照單位千瓦6000元/千瓦左右的投資標準,2.7億千瓦項目將帶動1.6萬億元左右投資。
      抽水蓄能持續加碼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方面,我國抽水蓄能發展曾長期滯后。早在2009年,我國就曾提出2020年實現1.1億千瓦裝機的發展目標。但2021年底實際的抽水蓄能建成規模卻不足規劃目標的1/3。如今的加碼,某種意義上是在為過去的落后補課。
      另一方面,“雙碳”目標為抽水蓄能大發展提供了時代新機遇。對此,丁焰章董事長也在其署名文章中作出詳細闡述:
      發展抽水蓄能,提升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手段,有利于保障傳統能源有序退出,實現新能源大規模安全可靠替代,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一是促進新能源大規模開發。抽水蓄能可為大規模、高比例、基地化新能源發展提供靈活調節能力,是電力系統不可或缺的穩定器,是全球公認的配套風、光等新能源開發最有效的手段。
      二是切實提高新能源安全保障程度。風、光等新能源具有間歇性、隨機性的特點,迫切需要建設一批具有快速響應、技術可控、經濟優越、節能環保、可規?;瘧玫忍攸c的調節電源,以有效保障我國不同發展階段的能源安全。抽水蓄能具有調峰、填谷、儲能等功能,是經過實踐檢驗的電力系統中最成熟、經濟、低碳、安全的調節電源。加速推進抽水蓄能建設,對于保障能源替代安全可靠、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具有重要價值。
      三是打造能源產業新增長點。抽水蓄能項目可拉動建筑材料、電氣設備等相關產業發展,為穩增長、促投資提供有力支撐。抽水蓄能項目開工建設,將促進“抽水蓄能+康養”“抽水蓄能+文旅”等新業態發展,形成能源產業新增長點。
      不過,抽水蓄能大發展仍需直面一些長期存在的問題。
      盈利能力和商業模式一直是最大的制約因素。為從根本上解決難題,去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的意見》,明確以競爭性方式形成電量電價,將容量電價納入輸配電價回收,同時強化與電力市場建設發展的銜接,逐步推動抽水蓄能電站進入市場,著力提升電價形成機制的科學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充分發揮電價信號作用?!?ldquo;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則再次強調“完善抽水蓄能價格形成機制”。
      綜合業內專家的觀點來看,第一,新電價政策有望使投資建設抽水蓄能的企業實現盈利;第二,未來抽水蓄能依然沒有超額利潤,但可以帶來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
      制約抽水蓄能發展的另一大因素是生態問題。
      中國風、光資源富集的西北和北部地區往往也是水資源匱乏地區,而整個“三北”地區又都處在寒冷地帶存在冰凍問題,其抽水蓄能建設難度和投資成本都遠高于華東和西南地區。目前我國超過1/3的已投運抽水蓄能裝機規模即位于華東地區。
      因此,抽水蓄能如何與大基地建設有機融合將是未來需要重點研究的一項課題。
      附“十四五”期間已核準抽水蓄能電站
      (圖片來源于抽水蓄能行業分會)

      640 (7)
      分享: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