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晚點 Auto》的獨家消息,明年開始,特斯拉在上海生產的儲能電池產品將在中國本土銷售。目前上海工廠儲能項目已招募到研發負責人,正在招聘銷售負責人。
特斯拉真的要來了。筆者與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溝通,他表示,特斯拉在中國賣儲能系統,首先要迎來國內價格戰的當頭棒喝,進展可能并不理想。“但是,特斯拉是否有更好的策略和方式開發市場,值得期待。”
今年4月9日,特斯拉宣布將在上海建設一座儲能超級工廠,規劃生產旗下超大型商用儲能系統Megapack,初期規劃年產Megapack 1萬臺,規模近40GWh,供應范圍覆蓋全球市場。
這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首個儲能超級工廠項目。根據規劃,工廠于2023年第三季度開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產。
01
儲能業績再創歷史新高
儲能業績再創歷史新高
儲能業務承載著馬斯克的另一番野心。此前,他表示,未來儲能業務甚至可能超過電動汽車業務。
2015年,特斯拉進入儲能領域,先是推出家用儲能產品Powerwall和商用儲能產品Powerpack。2019年,再次推出面向公用事業和大型工商業場景的儲能產品Megapack。
今年3月1日,在特斯拉投資者日活動上,馬斯克介紹了全球實現可持續能源經濟的“Master Plan”路線圖,認為全球最終將需要240TWh儲能容量(含電站儲能和汽車電池),并稱將早日將自身的固定式儲能產能提高到1TWh/年。
圖片
圖片來源:特斯拉財報
2022年開始,特斯拉儲能業務全面爆發,全年出貨量達6.5GWh,同比增長64%。
來自Wood Mackenzie的數據顯示,2022年,特斯拉以14%占比,位列全球第二,與Fluence持平,緊隨占比為16%的陽光電源。
今年以來,全球儲能市場釋放更大需求,特斯拉儲能業務也水漲船高。
財報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儲能系統部署達到4GWh,創下單個季度最高紀錄。截至第三季度,特斯拉今年以來儲能系統銷售已達11.5GWh,接近去年全年兩倍。
儲能業務對特斯拉業績的貢獻也在提升。財報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發電與儲能業務實現收入15.59億美元,同比增長39.57%;實現毛利率24.4%,同比分別提升15.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特斯拉發電與儲能業務實現收入45.97億美元,同比增長76.88%。
目前,Megapack的產能主要來自位于加州的LATHROP工廠。這是一條專用的40GWh的Megapack產線。當前處于完全滿產狀態。
在產能擴張上,中國無疑是最佳選擇。憑借供應鏈優勢,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汽車全球產能最高的工廠,每37秒就有一輛新車下線。
今年5月,時隔三年,馬斯克來華,在“特種兵式”的行程中,約見了老朋友曾毓群。外界判斷,未來特斯拉儲能產電芯大單,或將交給寧德時代供應。
02
會是中國市場的鯰魚嗎
會是中國市場的鯰魚嗎
目前,特斯拉Megapack的主要銷售地區為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占比分別為63%、23%、5%。這些都是商業模式成熟的海外大型儲能市場。
國內市場,特斯拉三大儲能產品中,早先只有Powerwall落地,主要應用于拉薩和上海的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更多是示范意義。
今年上海進博會期間,特斯拉除了帶來全系車型參會之外,還展出了Powerwall、Megapack。
入局國內市場,對特斯拉來說,環境并不友好。在電源側、工商業等各種場景下,國內儲能廠商早已在價格戰中殺紅了眼。
12月8日,安徽明美新能源在工商業儲能產品發布會上,報出了0.88元/Wh歷史性低價。行業普遍預計,為了搶市場,報價還有可能進一步下探。長此以往,將會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無異于飲鴆止渴。
特斯拉為行業樹立了一個真正“卷王”的樣本,集合了創新能力、可靠性和成本控制的多重能力。
馬斯克曾經總結過,“特斯拉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制造技術、工藝工程以及軟件能力。”無論是產品,還是生產方式,特斯拉都以顛覆性的創新實現了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生產率的大幅提高。
極致的成本控制能力,特斯拉產品的毛利率遠高于同行。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特斯拉總是最先引爆新能源汽車價格戰的玩家。
儲能的價值在于參與交易,而交易又依賴軟件能力。這更是特斯拉更加擅長的壁壘。
例如,在歐洲,針對當地電力市場缺乏智能管理系統的情況,特斯拉推出一款基于機器學習的實時交易和控制平臺Autobidder,讓儲能資產參與歐洲電力市場的競價,實現收益最大化。
03
繞不開的競爭
繞不開的競爭
即使不在國內市場,特斯拉都繞不開與國內廠商的正面競爭
我國儲能產業已經走向世界的舞臺,涌現出陽光電源、比亞迪、寧德時代、華為等一批巨頭。
來自Wood Mackenzie的數據顯示,2022年,陽光電源以16%的市場份額登上全球第一的鐵王座。隨后為Fluence、特斯拉、華為、比亞迪等,占比分別為14%、14%、9%、9%。全球TOP5的排名中,中國占據三席。
今年9月,國內廠商,無論大儲,還是戶儲,集體涌入美國RE+展,發起搶灘美國市場的攻勢,無疑將擠壓以特斯拉為首的當地廠商的市場份額。
就在RE+前夜,馬斯克鮮有地發布了新一代產品Powerwall 3消息。耐人尋味,另一深意,或是有意提醒諸多競爭對手。
同樣,在歐洲、澳洲這些增速比較快的區域,國內企業也都爭相淘金。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特斯拉都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