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4年Q1的情形來看,陽光電源、華為數字能源兩大巨頭已經卯足了勁往工商儲賽道“扎”,而比亞迪、奇點能源、天合儲能、鵬輝能源、新能安、南瑞繼保、卓陽儲能、首航新能源、正泰電源、?;履茉?、特隆美儲能等也不甘示弱,加大工商儲賽道的投入。
據調研顯示,扎堆混戰、高速成長、企業分化、區域性發展、安全加碼等被眾多企業視為2024工商儲賽道主要風向。
01
工商儲淘汰賽已經打響
工商儲不僅是新企業扎堆的細分賽道之一,戶儲、大儲等企業也紛紛延伸到了工商儲賽道。據高工產研(GGII)統計,當前國內工商業儲能企業超過300家,多數分布在華東和華南區域,以鋰電池/3S企業/集成企業為主,同時跨界者眾多。
GGII調研顯示,2023年中國工商業儲能系統企業出貨量TOP10企業市占率達65%。眾多工商業儲能企業在2023年出貨多在200~400MWh區間,差距尚未拉開,但2024年開始競爭格局加速分化。
一方面,賽道迎來了陽光電源、華為數字能源等巨頭的“深潛”,給這個賽道的原有格局帶來了巨大沖擊。一定程度而言,已經一些具備渠道、產品等實力的新進入企業有望憑借產品/渠道等關健競爭要素實現市場占有率的迅速提升。
另一方面,工商儲賽道要求越來越嚴,準入門檻逐漸提高。近期,浙江溫州市某工商業儲能電站出現事故,整個溫州市的工商業儲能項目正在進行消防整改。按照要求,逾期未提供消防設施檢測報告或經消防檢測不合格的用戶側儲能項目,不僅拿不到補貼,甚至面臨增加成本或被拆除的風險。
溫州的工商儲整改案例將會是工商儲發展的重要“縮影”。一些地區或將持續加碼安全要求,這也對企業品牌、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2
從卷設備價格加速向卷服務、卷方案躍升
與大規模儲能市場相比,工商業儲能市場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市場規模是逐步開發出來的,而不是預先規劃的。
例如,去年工商業儲能電池出貨量約為7GWh。這一數據并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通過充分競爭開發出來的。由于工商業用戶較為分散,且不了解儲能的潛在收益,因此需要有廠家去開發項目,并與之溝通儲能的收益空間。
相比于其他賽道,工商儲賽道除了設備商外,居間方、投資方、運營方等均占據重要角色,使得原本復雜的賽道更為混亂。
“現在儲能廠商還處于草莽階段,大家的玩法基本上還在盯著分時套利。”云智環能CEO張雋永如是道出了當前工商業儲能賽道的局限性發展。
更多業內人士認為,虛擬電廠或將成為工商業儲能能否破局的關鍵。虛擬電廠可通過信息技術和軟件系統,實現分布式電源、儲能、可調負荷等多種分布式資源的聚合和協同優化,其電力管理協調作用的有效發揮需要高質量的儲能系統參與協作。
在當前,企業的競爭力主要聚焦于渠道資源、品牌技術、軟件服務等三個方面,那么,在未來工商儲整體解決方案能力或將凸顯。
03
工商儲正在向“軟”而行。
不同于大儲,工商業儲能應用場景廣闊而分散。
當前,已被發掘的工商業儲能的應用場景主要有:中型工商業場所,單獨配置或光儲(充)一體化配置,光伏自發自用,儲能以進行削峰填谷、需量管理,能夠降低用電成本,并充當后備電源應急;零碳園區/園區微網,儲能起到平衡發電供應與用電負荷的作用;高耗能企業,鋼鐵廠、水泥廠、發電廠、石油煉化廠等高能耗大戶,用電負荷較大,不受終端電價限制,項目需求體量大;臺區儲能,主要解決基礎配電網接入能力不足,通常涉及到電網公司、發電央企,試點規模較大;以及數據中心、5G基站、換電重卡、港口岸電等應用場景。
在工商儲運用場景中,當前峰谷套利是主要“玩法”,EMC模式為主要的投建模式。需量管理、電力現貨交易對于儲能運營商的要求較高,需要結合企業用電負荷、光伏出力等做出短期負荷預測,通過預測的企業負荷情況控制企業儲能設備的充放策略,甚至要構建起一個小型微電網系統,儲能作為調節源,讓整個企業的用電負荷曲線更加平滑。
隨著業界對需量管理、電力現貨交易等重視,未來,工商業儲能核心競爭力將從渠道、價格等向軟件、服務等轉變,而投建模式有望加快切入業主自投模式。
04
工商儲設備10年是標配,15年將成加分項。
從工商業儲能設備來看,目前10年以上使用壽命的工商儲設備已經成為標配。
據高工儲能了解到,當前陽光電源powerstack 200CS產品標注的使用年限為12年;新能安工商業儲能戶外一體機Ampace C5承諾使用年限16年;欣旺達新一代Super工商業儲能系統承諾使用15年以上;鵬輝能源Great系列工商業儲能產品標準工況下實現運行壽命達15年。
業界人士表示,10年使用壽命是工商儲設備的“標配”,且承諾使用年限越長產品競爭力越大。
但不容忽視的是,當前工商儲賽道缺乏實證案例,企業背后所體現的品牌力也一定程度代表了產品力。
05
風險和痛點倒逼“差異化競爭力”快速涌現。
盡管高速增長成為2024工商儲賽道的一致“預判”。但眾多業界人士仍認為,工商儲賽道存在分時時段、電力市場改革等風險;工商儲設備存在硬件方案大同小異的核心痛點;工商儲賽道將迎來高度內卷。
此外,據GGII調研顯示,2024Q1工商儲設備報價大約為0.7-0.85元/Wh,最低報價接近腰斬,核心零部件跌幅40%-60%。
那么,在極度內卷的環境下,如何走出差異化路線成為工商儲賽道的核心。從4月的北京展可以看出,一些企業已經在設備端追求差異化。
比如,華為推出全球首款風液智冷儲能新品;新能安Ampace C5工商業儲能戶外一體機采用行業獨創無液冷、無空調的無助冷全溫域控制方案;雙一力儲能在第二代工商業All-in-one一體機,無單獨匯流柜;卓陽儲能帶來了“數字能源生態+分布式能源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創新能源解決方案......
未來,伴隨更多使用場景的發掘,工商儲賽道或將成為更具想象力的賽道,或將出現更多顛覆性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