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儲能資訊 ? 正文

      中創新航“硬剛”寧德時代,判賠4157萬元!

      核心提示:5月20日晚,中創新航公告稱,于5月17日收到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要求中創新航、下稱中航鋰電洛陽公司停止實施侵害寧德時代(300750)專利的行為,涉訴專利為“防爆裝置”。法院同時要求兩家公司賠償寧德時代經濟損失以及制止侵權支出的合理費用,共計4157萬元。
      5月20日晚,中創新航公告稱,于5月17日收到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要求中創新航、下稱中航鋰電洛陽公司停止實施侵害寧德時代300750)專利的行為,涉訴專利為“防爆裝置”。法院同時要求兩家公司賠償寧德時代經濟損失以及制止侵權支出的合理費用,共計4157萬元。

      中創新航在公告中作出回應,動力電池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產品迭代速度快,其已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和結構設計,不存在判決中提及的停止使用、銷售等侵害涉訴專利的行為。另外中創新航稱將在上訴期內就該一審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同時,也對涉訴專利提出了無效請求。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細致的了解寧德時代和中創新航三年訴訟以來的“愛恨情仇”,筆者對相關事件以及為何寧德時代要緊咬中創新航不放進行梳理。

      01


      持續三年的專利持久戰




      據悉,寧德時代和中創新航關于專利權的訴訟肇始于2021年7月

      寧德時代方面主張的專利權利涉及5件,其中發明專利3件、實用新型專利件,分別為“防爆裝置”、“集流構件和電池”、“動力電池頂蓋結構及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以及“正極極片及電池。 

      截至目前,中創新航和寧德時代的五項專利侵權訴訟中,寧德時代敗訴兩項、勝訴兩項,另有一項訴訟尚未一審宣判。

      下面是相關訴訟的具體情況:

      敗訴

      ·電池正極極片技術(201810696957.2)于2023年12月14日最高院駁回寧德時代訴訟,終審判決。

      ·鋰離子電池(201910295365.4)于2023年12月14日最高院駁回寧德時代訴訟,終審判決。

      勝訴

      ·防爆裝置(201521112402.7)于2024年5月17日,福建高院判決中創新航侵權,并賠償4157.8257萬元。

      ·集流構建及電池(201810039458.6)于2022年11月29日,福州中院判決中創新航侵權,并賠償276萬元。

      尚未宣判

      ·動力電池頂蓋結構及動力電池(201520401861.0)尚未宣判

      此次17號宣判的案件就是關于防爆裝置這項專利的訴訟,案號:(2023)閩民初1號,成為2023年1號案;據悉,這是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系列專利訴訟中,寧德時代索賠金額最高的一起案件,其此前就該項專利侵權的索賠金額為3.66億元。

      這樣高額的賠償對于寧德時代這一巨頭而言可能無足輕重,但對于中創新航來說除了“拼死一搏”,別無他法。

      所以這三年的訴訟一路走到今天,依舊還沒有一個最終結果(針對兩起勝訴,中創新航均表示繼續上訴),寧德時代想要的是繼續保持頭部玩家的地位,壓制同類企業的強勢崛起,而中創新航要的是通過最后的輸贏來碰一碰寧德的市場地位,保住現有市占率和品牌形象的同時再越步一個臺階。

      02


      專利競爭的背后是市場競爭




      作為行業中的一匹黑馬,中創新航市場占有率上漲迅速,從2018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第九名,上升至2021年的第三名,同年,還成功從寧德時代手中“搶”走了廣汽埃安和小鵬汽車等大客戶。2022年10月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未滿兩年,市占率就達到8.49%,僅次于寧德時代與比亞迪。

      所以寧德時代和中創新航的競爭不僅僅是專利的競爭還是市場的競爭。但與寧德時代相比,中創新航明顯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更大。

      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0.06億元,同比增長32.5%,凈利潤2.94億元,同比下降57.44%。根據規劃,2023年中創新航有效產能將擴張至約90GWh,近兩年其資本支出也超過500億元,資產負債比率也從2022年底的17.7%增長至2023年底的47.1%。

      同時,和我們前兩天寫的億緯鋰能一樣(inktype="2"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color: rgb(79, 97, 40); text-decoration-line: none;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webkit-user-drag: none; cursor: pointer;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點擊查看:首次超越比亞迪,卻面臨“增收不增利”的惠州首富還卷的動嗎?),中創新航增收減利的情況也越來越突出,從23年的年報情況來看,億緯鋰能等同行企業已經跑在中創新航的前面了,再疊加上和寧德時代的長戰線官司的雙Buff,中創新航今年的日子不會太好過。

      但筆者想,如果中創新航今年可以在儲能系統產品和出海業務上進行提升,那對于公司整體來說會是一個極好的機會。

       


      責任編輯:朱青

      校對審核:儲儲

      特別聲明:儲能產業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分享: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