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市正式出臺《常州市近零碳園區和近零碳工廠試點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為"方案")。方案明確對裝機0.5兆瓦及以上的新型儲能電站,自并網投運次月起按放電量給予投資運營獎勵不超過0.3元/千瓦時,連續獎勵不超過2年。
方案指出,以近零碳園區為主陣地,同步開展近零碳工廠培育和新型智能微電網、虛擬電廠等新能源應用場景推廣試點。到2026年,完成10個以上近零碳園區、15個以上近零碳工廠、30個以上新型智能微電網項目的建設,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和典型經驗,助力爭創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以先行示范實現常州市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為此,近零碳園區、近零碳工廠的試點建設主要涵蓋七個方面的量化指標和任務。
一是能效水平標桿化。試點園區50%以上的企業能效水平達到行業標桿水平,實現園區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低于0.35噸標準煤/萬元(當量值)。
二是生產過程清潔化。試點園區規上企業100%完成"智改數改網聯"診斷、50%以上的企業成為綠色工廠或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三是能源供給零碳化。可再生電力消費(含綠證)占比達到30%以上,持續推進電能替代,終端電氣化率突破50%。
四是基礎設施綠色化。新建建筑中二星及以上綠色建筑超過50%,試點園區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交通工具保有量及貨物清潔運輸比例達80%以上,試點工廠倉儲、廠區物流非化石燃料運輸工具使用率達50%以上。
五是資源利用循環化。落實無廢園區建設要求,加強廢棄物源頭減量和資源綜合利用,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96%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5%以上。
六是運營管理數智化。推動園區和企業的能耗和碳排放監測,開展碳排放核查、碳足跡核查的園區企業分別達到10%以上,鼓勵園區建設碳管理平臺,搭建新型智能微電網管理系統。
七是科技創新平臺化。鼓勵園區工廠加大研發投入,綠色低碳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力爭達到3.5%以上,積極爭創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關于資金支持方面,方案還提到:
列入常州市近零碳園區試點計劃的園區,常州市給予每家50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助;
對完成試點創建并通過驗收的近零碳示范園區,給予每家最高50萬元的示范獎補;
對國家、省認定的零碳(近零碳)工廠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獎勵;
支持創建"燈塔工廠"與"可持續燈塔工廠",分別給予最高獎勵300萬元、400萬元。
最后,方案還提出支持金融機構提供近零碳園區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為園區建設和運營、園區內企業轉型發展提供項目貸款、經營性物業貸款、并購貸款、資產證券化、融資租賃等產品,在貸款額度、利率、期限、還款方式等方面給予支持。
方案指出,以近零碳園區為主陣地,同步開展近零碳工廠培育和新型智能微電網、虛擬電廠等新能源應用場景推廣試點。到2026年,完成10個以上近零碳園區、15個以上近零碳工廠、30個以上新型智能微電網項目的建設,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和典型經驗,助力爭創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以先行示范實現常州市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為此,近零碳園區、近零碳工廠的試點建設主要涵蓋七個方面的量化指標和任務。
一是能效水平標桿化。試點園區50%以上的企業能效水平達到行業標桿水平,實現園區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低于0.35噸標準煤/萬元(當量值)。
二是生產過程清潔化。試點園區規上企業100%完成"智改數改網聯"診斷、50%以上的企業成為綠色工廠或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三是能源供給零碳化。可再生電力消費(含綠證)占比達到30%以上,持續推進電能替代,終端電氣化率突破50%。
四是基礎設施綠色化。新建建筑中二星及以上綠色建筑超過50%,試點園區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交通工具保有量及貨物清潔運輸比例達80%以上,試點工廠倉儲、廠區物流非化石燃料運輸工具使用率達50%以上。
五是資源利用循環化。落實無廢園區建設要求,加強廢棄物源頭減量和資源綜合利用,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96%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5%以上。
六是運營管理數智化。推動園區和企業的能耗和碳排放監測,開展碳排放核查、碳足跡核查的園區企業分別達到10%以上,鼓勵園區建設碳管理平臺,搭建新型智能微電網管理系統。
七是科技創新平臺化。鼓勵園區工廠加大研發投入,綠色低碳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力爭達到3.5%以上,積極爭創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關于資金支持方面,方案還提到:
列入常州市近零碳園區試點計劃的園區,常州市給予每家50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助;
對完成試點創建并通過驗收的近零碳示范園區,給予每家最高50萬元的示范獎補;
對國家、省認定的零碳(近零碳)工廠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獎勵;
支持創建"燈塔工廠"與"可持續燈塔工廠",分別給予最高獎勵300萬元、400萬元。
最后,方案還提出支持金融機構提供近零碳園區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為園區建設和運營、園區內企業轉型發展提供項目貸款、經營性物業貸款、并購貸款、資產證券化、融資租賃等產品,在貸款額度、利率、期限、還款方式等方面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