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政策大力支持、行業技術持續進步的同時,工商業企業主對于削峰填谷、應急備電和需求側響應等功能的需求也日益增長。
近期,多個工商業儲能項目完成了并網投運,涉及行業范圍包含汽車制造廠、石化企業、化纖企業、紡織企業等等,甚至知名光伏企業隆基在嘉興生產基地的全球光伏行業首個燈塔工廠也配置了儲能。
據儲能產業網不完全統計,近期已有9家儲能企業的工商業儲能項目完成了并網,并網規模超181MWh。項目基本分布在江蘇、浙江、上海等工商業發達地區。

驚現100MWh工商業儲能項目
從近期并網的工商業儲能項目中,可以看出,禾望電氣在無錫江陰云電合創的工商業儲能項目規模最大,達到了100MWh。據悉,該項目投資總額1.5億元,占地面積約3000㎡。
禾望電氣為其提供了全套自研的儲能EMS能量管理系統及云平臺解決方案。該系統通過智能化定時充放電策略實現峰谷套利,為企業節能降耗,提升經濟效益。

兩充兩放,削峰填谷,有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在江蘇省和浙江省部分地區已經實現了兩充兩放,能夠在用電低谷時利用低電價充電,在用電高峰期放電供給企業生產,達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有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推動能源的高效利用。
比如,晶澳揚州基地晶山園區5MW/10MWh工商業儲能電站項目,采取每日兩充兩放的運行模式,達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有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該儲能系統采用高智能的BMS電池管理系統,全方位檢測電芯運行參數,提升系統運行效率;先進的液冷管理系統優化設計,控制電芯溫差低于3℃,保障電池長時間在溫和的環境下運行。
5月,由張江智電投資建設的5.1MWh儲能電站在上海浦東某商業園區順利并網運行。該項目采用派能科技自主研發、設計和集成的22臺125kW/232kWh工商業液冷儲能一體柜,目前電站運行狀態平穩,為園區的電力供應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該項目采用智能的“削峰填谷”策略,平均每年為企業園區節省電費支出約180萬元,在項目運行的10年內節省電費高達約1800萬元。

石化、化纖、紡織等高能耗企業成為用電大戶
石化、化纖、紡織是用電大戶,電力消耗大,隨著綠色轉型步伐加快,這些企業不僅需要保證用電質量穩定,而且需要降低電力消耗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工商業儲能電站作為用戶側的儲能系統,可以有效滿足高能耗企業內部用電需求,利用峰谷電價差降低運營成本,并推動企業可再生能源的充分消納,同時可以作為備用電源應對突發停電事故。
日前,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首期新型儲能項目——浙石化儲能電站成功并網投運。海辰儲能為其提供了全套高安全儲能產品解決方案。
據了解,該項目實施“兩充兩放”策略,自并網投運以來,日均充電量35208kWh,日均放電量32352kWh,每日產生經濟效益約2.4萬元。

7月18日,由蘇州時代華景新能源有限公司開發建造的張家港錦億化纖7.5兆瓦/19.6兆瓦時工商業儲能電站項目通過驗收順利并網投運。

當前,儲能企業正在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提供專業化技術解決方案,滿足不同類型的企業在工商業場景下峰谷套利、能量管理、快速調度、智能運維和綜合管理等應用需求,助力工商業儲能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