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共制定了4項領域的價格機制,包括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固體廢物處理收費機制、節約用水的價格機制、節能環保的電價機制。
《意見》在健全促進節能環保的電價機制,全面落實差別化電價政策中提到:取消高耗能優待電價以及各種不合理價格優惠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對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盲目發展勢頭的抑制和加快淘汰落后生產工藝,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政策方向。
同時《意見》中提到,完善峰谷電價政策,加大峰谷電價實施力度。運用價格信號引導電力削峰填谷,引導用戶錯峰用電。鼓勵市場主體簽訂包含峰、谷、平時段價格和電量的交易合同。利用峰谷電價差、輔助服務補償等市場化機制,促進儲能發展。
在此之前,官方也出臺過相關政策引導儲能峰谷價差模式的發展。
2018年7月2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明確指出加大峰谷電價實施力度,運用價格信號引導電力削峰填谷,利用峰谷電價差、輔助服務補償等市場化機制,促進儲能發展。該政策的出臺,意味著儲能峰谷價差套利模式獲得官方認可。隨后,各省區相繼出臺配套政策,鼓勵用戶利用儲能削峰填谷。
根據甘肅發改委發布的《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對省內居民生活用電試行階梯電價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甘肅省在試行居民生活用電階梯電價的同時,同步執行峰谷分時電價。
甘肅電網的時段劃分為高峰、平段、低谷3個時段,其中:
高峰時段為每天8:00-11:30、15:00-16:00、18:30-22:00;峰時段電價為:0.759元。
低谷時段為23:00-次日7:00;谷段電價為0.261元。
平段為除高峰、低谷段的其他時間,為每天7:00-8:00、11:30-15:00、16:00-18:30、22:00-23:00;平時段電價為:0.51元。
2018年一般工商業銷售電價的省市區中,發布峰谷電價表的有16個,其中北京、江蘇、廣東、浙江、甘肅、河南、安徽、云南、上海等9省市的一般工商業價差超過0.7元/千瓦時。

甘肅2018年一般工商業峰谷價差為0.7081元/千瓦時,若假設儲能的各項成本在0.7元/千瓦時以下則可以考慮進行谷峰套利,在一般工商業價差中,低谷時進行充電,高峰時進行放電,賺取價差。
部分超過0.7元/千瓦時的省區價差利于促進儲能的發展
2017年以來,新能源汽車企業、儲能系統集成企業、動力電池企業、PACK和BMS企業、電池回收企業等產業鏈的各個參與方紛紛加緊布局梯次利用儲能市場。工商業園區MW級梯次利用示范項目投運、鐵塔公司發布退役動力電池招標計劃等一系列動態激發了梯次利用儲能市場的熱度。
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面臨最大的問題依然在于成本。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梯次利用技術現階段尚不成熟,從而導致在退役動力電池的拆解、可用模塊的檢測、挑選、重組等方面的成本較高。以一個3MW*3h的儲能系統為例,在考慮投資成本、運營費用、充電成本、財務費用等因素之后,如采用梯次利用的動力電池作為儲能系統電池則系統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在1.29元/KWh。而采用新生產的鋰電池作為儲能系統的電池,則系統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在0.71元/KWh。據某達新能源公司主導開發的WMh級梯次利用工商業儲能系統公開數據得知,目前某達新能源公司的儲能成本為0.7元/KWh。
故0.7元/千瓦時的峰谷電價價差僅僅是目前業內普遍認為開展用戶側儲能的一個門檻,但這并不意味著高于這個門檻就能開展儲能項目,而低于則不能,還要考慮儲能系統成本等其他因素,綜合對比后最終才能確定,不同儲能技術的成本也是不同的。但較高的價差是利于促進儲能的發展。
同時《意見》還提出:聚焦發力組織實施年度直購電交易。年度直購電交易按照突出支持重點、集中資源資金、聚力支持發展的原則組織實施,交易規模視工業經濟發展、電源側來源、前一年度新增電量實際統籌確定,有序擴大。聚焦發力重點工業行業企業、大數據、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干等行業企業,提升支持降成本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