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儲能資訊 ? 正文

      2019:儲能勢頭正強勁

      核心提示:近年來,儲能產業“蹭”著清潔能源的熱度快速發展,在解決“棄風棄光”的消納問題上被寄予重望。
             近年來,儲能產業“蹭”著清潔能源的熱度快速發展,在解決“棄風棄光”的消納問題上被寄予重望。

      2018年12月29日,由中國三峽集團建設的國內首個大型平價上網項目在青海格爾木正式并網發電。該電站平均電價0.316元/千瓦時,低于青海省火電脫硫標桿上網電價0.3247元/千瓦時。

      盡管國家能源局已明確2020年前光伏發電仍有補貼,但在電站指標競爭性配置的制度設計下,2019年必然會“以點帶面”,開啟光伏平價時代。

      隨著儲能技術的快速提升和成本的不斷下降,“光伏儲能”將在未來能源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預計2019年將有更多企業布局這一領域。

      1

      政策紅利 共同推動

      2019年儲能行業將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已經成為共識,共識的形成主要基于政策的有力推動。

      1、當前,隨著技術突破,可再生能源的裝機總量仍在不斷增加。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風電、光伏累計裝機3.6億千瓦,占全部裝機比例的近20%。同時,由于新能源不穩定、消納難現狀仍然存在,市場對儲能的需求必將繼續擴大。

      2、國家對儲能產業的扶持政策密集出臺,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

      2017年11月,國家能源局下發《完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工作方案》,提出鼓勵采用競爭方式確定電力輔助服務承擔機組,按需擴大電力輔助服務提供主體,鼓勵儲能設備、需求側資源參與提供電力輔助服務,允許第三方參與提供電力輔助服務,并確定2019~2020年,配合現貨交易試點,開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

      3、地方政府、電網公司出臺的相關政策和實施細則,是促進儲能行業發展的直接推動力。

      在地方層面,截至2018年5月底,國家已批復東北、福建、山東、山西、新疆、寧夏、廣東、甘肅等8個地區開展輔助服務市場建設試點工作。

      各地均對儲能給予與發電企業、售電企業、電力用戶平等的市場主體身份。這意味著,電儲能既可在火電廠或集中式間歇性能源發電基地等發電側,也可在負荷側,或以獨立市場主體身份為系統提供調峰等輔助服務。

      2

      盈利模式,新老并行

      現階段,儲能的盈利模式包括峰谷電價差套利、輔助調頻服務收費等,2019年,除了這兩種盈利模式外,包括分布式儲能、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儲能和電網側儲能等新的盈利模式也將逐步成熟。

      分布式儲能的發展,主要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分布式光伏的快速發展。

      2018年,全年分布式裝機約20GW,由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波動性比較大,如果缺少儲能,將會影響分布式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從而對儲能提出硬性的需求。

      第二種模式,是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儲能有望繼續增加。

      隨著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電網,局部地區產生大量的棄風、棄光問題,主要原因是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不穩定性,也就是不可調度性。通過儲能技術手段可以把不可調度的“垃圾電”變為可調度的“優質電”。而且,儲能在增加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上有放大效應或杠桿效應,據測算,1兆瓦的儲能可以提高2~3個兆瓦甚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

      第三個是電網側儲能,這種模式在2018年已經快速發展起來,2019年有望進一步拓展。

      在這種模式里,通過電網側儲能可以實現削峰填谷,實現電能在時間、空間和強度上更加和負荷匹配,從而降低電力系統投資,增強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能力,提高電網的安全性、經濟性和效率。電網側儲能項目的開發主要是電網公司或公共事業公司,通過采購儲能項目解決方案或者服務的形式來實現。

      3

      成本下降 機會增加

      2019年,儲能市場也將在成本和應用上出現變化。

      首先,基于兩方面的原因,儲能成本有望下降:一是儲能技術本身的發展,技術創新將繼續促進儲能系統性能、成熟度、規模的提高,將進一步降低儲能成本;二是儲能產業的發展,使儲能產品生產過程的標準化、智能化和規?;M一步提高,特別是產業發展的規模效應,將顯著降低儲能產品的成本。

      其次,從全球儲能應用熱點來看,用戶側儲能系統參與需求響應和為電網提供輔助服務這兩方面,是儲能增加收益來源以及催生多元化商業模式的重要渠道之一。2017年,我國政策上已經賦予了第三方利用儲能設備、需求側資源參與提供電力輔助服務的權利,相關運營機制和補償價格也正在醞釀和試行中,未來,用戶側儲能的商業模式有望與電網側逐步融合。

      機會

      機遇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能源革命的發展需求,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發展,對儲能的巨大需求;

      二是國家電力體制和電力市場改革帶來的政策紅利;

      三是儲能技術與產業的前期積累,已具備快速發展的基礎,已接近行業爆發的臨界點。

      挑戰

      面臨的挑戰也來自多方面:

      一是儲能的多重價值未在當前價格體系中得到充分體現,儲能的價格補償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儲能等靈活性資源市場化交易機制和價格形成機制的建立仍需一定時間;

      二是儲能技術本身仍需提高,特別是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關鍵技術方面,有的儲能關鍵技術或部件還不掌握。

      三是儲能產品的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仍需繼續改善。

      未來一年,儲能海外市場也將繼續快速發展。一是像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成熟海外市場將繼續平穩發展;二是英國、愛爾蘭、印度等新興市場,儲能有可能有大的增長。中國儲能領先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已具備很強的競爭力,將在未來海外市場繼續擔當重要角色。

      分享: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