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工程 ? 正文

      老區種上“光伏致富樹”

      核心提示:老區種上“光伏致富樹”
         群山銀裝素裹,山鄉春意融融。
        
        春節前夕,記者隨第82集團軍某旅官兵走訪慰問太行深處的河北省阜平縣大臺鄉大臺村。3年前,記者曾經來過這里。再次踏上這片革命老區,眼前已是一番嶄新景象。
        
        村里的主干道鋪上了瀝青路面,兩側整齊分布著太陽能路燈,原先的土坯房變成了聯排的農家小院。阜平是抗戰時期晉察冀邊區政府所在地,聶榮臻元帥曾在那里戰斗、生活過。后來,元帥一直感念老區人民,生前留下了“阜平不富,死不瞑目”的心愿。然而,受“九山半水半分田”等因素制約,這里也是我國較為貧瘠的山區之一。近年來,駐軍部隊幫助老區群眾邁上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大臺村村書記楊樹仙早早站在村委會門口等候。“村子變化很大啊!”聽到記者的感慨,楊樹仙笑著回答:“多虧了部隊官兵手把手幫扶,大家吃得飽、穿得暖,日子越來越紅火!”
        
        在村委會門前的廣場上,一棵“大樹”吸引了記者的目光——粗壯的“樹干”頂部,是一組巨大的光能發電板。楊樹仙介紹說:“這是部隊捐建的‘光伏樹’,這種仿生型光伏發電裝置能連續發電20多年,每棵‘樹’每年凈收益近萬元,收入全部用于改善村民生活條件。”
        
        “清洗太陽能電板要在陰天,否則會影響電量儲存……”正值負責記錄當日電量收集情況的村民呂愛進告訴記者,如今,“光伏樹”每年可為貧困家庭提供2000至3000元的收入。在大臺村老百姓眼里,“光伏樹”已經成了全村人的“致富樹”。
        
        “我準備開春以后,在自家空地建個小型養雞場。”說話間,一名村民接過話茬,“部隊和村里結對幫扶后,除了開展送醫巡診、結對助學、完善基礎設施外,還幫助大家拓展產業幫扶項目,貼心著哩!”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