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這兩家在去年底到今年初都公布了大規模的擴產計劃,產能擴張力度明顯高于下游需求,其原因就在于他們為了保證自身能維持穩定的利潤而新進入者利潤微薄,必須控制行業處于產能過剩狀態,在必要時刻通過降價來阻止新競爭者的進入,從而構筑企業的高護城河。
當然這兩家都是很優秀的公司,然而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市場對隆基已經有比較充分的認識,反倒是中環市場對其存在部分偏見,中環的投資邏輯來自于自身的邊際改善帶來的業績增長和市場偏見帶來的價值重估,接下來我具體聊聊這兩個方面。
1、邊際改善主要來自于幾個方面:
1)新增產能大幅釋放
2)成本下降帶動毛利提升
3)單晶硅片漲價預期
從產能釋放對比隆基看到在雙寡頭的格局中中環的產能17年時僅有隆基的一半,而在18年中環由于投建的內蒙古23GW單晶硅片技改項目基本完成產能已經幾乎趕上隆基,根據終端調研,一線廠商訂單已經排到四季度,銷量基本不成問題。
對比中環和隆基的單晶硅片業務的毛利率,發現中環的毛利率一直低于隆基的毛利率,這也是很多人不看好中環的原因,然而我們經過研究發現19年中環在毛利率方面會有一個明顯的邊際改善。
毛利率改善的原因主要來自于低成本硅料的替換和新建低成本產能的釋放。
在主營成本中,多晶硅料成本占比約為60-70%,電力成本約為10%,其余成本約為20-40%。
中環硅料采購價如圖所示,與國內多晶硅行業對比其采購均價要高出10-15%,此前中環的多晶硅料采購來源主要來自于REC OCI,海外致密多晶硅料的純度更高因此價格也更高。2017年中環和協鑫簽訂戰略協議,在上游原材料采購上進行深度合作,19年協鑫為中環供應硅料后原材料成本將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下降。
從2019年3月行業披露的硅料企業成本圖中可以看出目前保利協鑫內蒙古基地投產的多晶硅料生產成本已經低于4萬/噸,除通威包頭新產能外幾乎為業內最低。
中環原先的7GW的產能確實盈利能力不高,但是2018年投產了內蒙古四期23GW產能之后,利潤貢獻主體已經發生了轉移。
年報截圖中可以看出內蒙古中環協鑫光伏材料(中環光伏四期23GW的主要經營主體)18年貢獻了4個多億的利潤,凈利率在18年這種極端情況下還能達到6.64%,而7GW的老產能(實施主體為中環光伏材料有限公司)18年僅貢獻了1485萬凈利潤,新產能的盈利能力很強。
除原材料成本下降以外,生產過程中的單位員工成本也在下降,2017年到2018年公司生產人員從5518增加到5930,然而產能從7GW增加到28GW,系中環內蒙古四期光伏材料廠房采用工業4.0裝置,導致人力成本大幅下降,自動化水平提升。
中環之前采購的晶盛機電的單晶爐在長晶上技術有領先優勢,現在每爐長晶達到3噸,理論目標可以做到4噸,原先購買的單晶爐就是為大容量準備的,之后的設備更新成本也較低,單爐容量提升表明所需單位硅料成本仍將下降。
2018年中環的硅片毛利率已經超過隆基2%,經營邊際改善明顯。
其三是單晶硅片漲價預期,漲價的原因來自于下游PERC電池的大幅擴產導致的上游硅片環節緊缺
根據各方調研紀要的信息匯總,今年將要投產的perc電池產能達到80-90GW,而單晶硅片今年的產能為70GW左右,硅片產能小于perc電池的產能
perc電池毛利高達30%以上,也可以承受單晶硅片的漲價。
對于硅片環節來說目前隆基硅片單片凈利約為3-4毛,若價格每上調0.1元/片,折合扣稅后價格上調0.088元/片,單片凈利潤增長可達25%,漲價將帶來顯著的利潤增長。
2、市場偏見帶來的價值重估
截止到2018年,中環的產能和隆基已經相差無幾,后面兩家也在你追我趕的擴產。隆基目前的市值為880億,而中環目前的市值不到300億,作為硅片行業的雙寡頭,中環在市值對標上還有充分的空間。
除了光伏之外,中環的另一塊主要業務 半導體硅片也將于2019年迎來一個產能投放期,17年以前中環的半導體業務主要是區熔硅片,6英寸以下為主,用于制造大功率IGBT器件,17年募投8英寸區熔法硅片項目,18年開始逐漸放量。
從《定增反饋意見公告》中可以看到2018年區熔8寸半導體硅片出貨量為160萬片/年,相比2017年增長約300%
根據披露訂單2019 年第二季度供貨的 8 英寸產品數量為 80 萬片左右,預計全年出貨量樂觀,一季報會議紀要中也披露半導體材料業務在春節放假情況下收入約達4億,全年至少達16億,凈利率可達20%。
公司的區熔硅片已經做到全球第三,國內第一,除8寸區熔硅片外中環也在募投8寸直拉硅片,用于集成電路wafer的制造,由于在光伏單晶上有直拉技術的積淀,中環在半導體8寸直拉硅片已在投產中,12寸將在2020年后貢獻收入。(新進展!中環G12單晶硅棒首批產出,2020年大部分產能已鎖定)
很多人質疑中環是國企,經營能力低下,2018 年9月6日中環股份董事會 通過了其股權激勵方案,方案非常特別的采用了超額業績提成式,也就 是直接提取超額利潤的一部分獎勵給激勵對象,而且超的越多提成比例越高。
中環激勵70%以上導向技術性型人才,將員工薪酬與企業盈利結合在了一起對員工有很大鼓舞。
總結一下,中環的光伏和半導體雙量價齊升。當然中環也是有很多問題的,比如財務費用居高不下,與資本市場缺乏溝通,光伏電站業務拖累等,但從投資的角度我們仍需辯證地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