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盡管在政策調整下,我國光伏應用市場有所下滑,但受益于海外市場增長,我國光伏各環節產業規模依舊保持快速增長勢頭。2019年,光伏組件產量達到98.6GW,同比增長17.0%。2020年,在全球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我國光伏組件產量達到124.6GW,同比增長超26%。

圖表1:2013-2020年中國光伏組件產量及增速(GW,%)
2020年內,光伏組件行業展現出極高的擴產積極性。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光伏組件廠商已發布的擴產計劃高達312GW。其中,晶澳、天合光能、東方日升、阿特斯、隆基、協鑫集團以及晶科等廠商宣布的組件擴產計劃的總產能已分別達到47/28/28/26/21/20/15GW。該統計不排除部分廠商計劃在總體規劃下進行分批擴產,如晶澳在河北江蘇10GW的擴產計劃,將分兩期建設,一期組件產能4GW,2020年11月份正式投入生產;二期產能6GW,預計將于2021年實施投產。
二、中國光伏組件的出口情況
在海外光伏應用市場快速增長拉動下,我國光伏組件出口規模已連續三年大幅增長,平均增速超45%。2019年光伏組件出口至全球224個國家及地區,總出口額173.1億美元,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2018年光伏產品出口總額(161.1億美元),占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的83.3%,同比增長2.7個百分點;出口量約為66.6GW,同比增長60.1%,約占我國組件產量的67.5%,創歷史新高。
從組件環節近10年的發展數據來看,產能增速同產量增速呈交替發展趨勢,這與全球市場需求每年穩步增長以及市場集中度持續上升有直接的關系,根據當前掌握的組件擴產數據以及全球組件需求預測來看,2020年的產能增速將再次超過產量增速,繼續保持這一交替發展規律。
技術不但驅動生產效率、光電轉換效率還能降低成本。光伏組件從2014年以來,價格持續下降,截止到2020年5月,國內組件出口價格降至23美分/瓦。

圖表2:2014-2020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單價變化(美分/瓦)
根據《中國海關》雜志2020年4月刊公布數據顯示,多家光伏企業躋身2019年出口前200強。如果將各個子公司的出口進行合并,我國光伏企業躋身出口200強的數量會更多,排名會更靠前。其中,出口額前十名的光伏組件企業如下表所示。

圖表3:2019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值排名前十的企業情況(億元人民幣)
三、光伏組價市場競爭情況展望
根據PV InfoLin的統計:2020年,隆基以超過20GW的黑馬之姿站上組件出貨量第一的寶座。連霸出貨冠軍多年的晶科退居第二,第三名則是一路穩健布局持續成長的晶澳。后續依序是天合、阿特斯、韓華Q-Cells、東方日升、正泰、Firs tSolar、尚德。盡管全年出貨排名出現變動,但2020全年出貨TOP10成員基本上與2020上半年相同。

圖表4:2020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排名
上表中TOP10廠家總計約114.1GW的組件出貨量,占據了2020年140GW總需求的81.5%。其中,前五名廠家的出貨成長尤其明顯,相比2019年都有超過3成的年成長率,也顯示大者恒大、汰弱留強的產業趨勢依然持續。
2021年各大廠家也有相當積極地出貨目標,預期全年前十大廠家的市占率將隨著大廠們持續大舉擴張新產線,TOP10的市占率預計將占到全球總需求的9成以上。
展望2021年,除了競爭力較弱的廠家將因為大廠的攻城掠地局勢更顯困難以外,排名較前的廠家為了持續增加影響力、以及規避原料風險,大廠間及大尺寸陣營的聯盟、以及廠家對于原材料與上下游的產能布局情況值得更加關注。
文章來源:韋伯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