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企業 ? 正文

      領導人峰會后,紐約時報記者深度再思高紀凡訪談:清潔能源才是全球未來

      核心提示:如果美國領導全球氣候政策,其他國家會緊隨其后嗎?
       作者 / David Leonhardt
       
      來源 / 《紐約時報》
      4月23日,美國紐約時報記者David Leonhardt在紐約時報網站上發表長篇通訊,回憶2019年對天合光能創始人及董事長高紀凡的深度訪談。2019年11月,David Leonhardt來訪天合光能,并采訪的高紀凡先生,深度探討清潔能源革命對中國、美國乃至全球的意義,清潔能源才是全球未來。
       
      作為全球領先的光伏智慧能源和能源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一直秉持“用太陽能造福全人類”的使命,希冀與全球志士攜手創建無碳的新能源世界。
       
      David Leonhardt記者為紐約時報華盛頓記者站負責人,曾經獲得過記者的最高榮譽普利策大獎。以下是來自紐約時報記者David Leonhardt4月23日的新聞報道全文。這篇文章將被數百萬的讀者看到。
      ▲4月22日,世界各國領導人參加了拜登總統的領導人氣候峰會。
       
      上一次來中國是在 2019 年,我遇到了一位名叫高紀凡的中國企業家,他給我講述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在本周拜登總統的氣候峰會期間,我一直在思考這個故事。
       
      早在上世紀90年代,高紀凡就收到了一位旅美老友的來信。這封信中有一張從報紙上剪下的照片,照片上是克林頓總統宣布一項計劃——為100 萬個家庭提供太陽能。
       
      “它就像一個突如其來的靈感,”高紀凡回憶道,當時我們坐在他常州的辦公室里,距離上海約100英里??肆诸D的倡議讓高紀凡意識到,他應該創立一家公司來滿足未來對太陽能的需求。
      最終,這家名為天合光能的公司讓高紀凡成為了億萬富翁。
       
      對于創立這家公司的靈感,高先生表示感謝美國。但同時,他也對美國的氣候政策感到困惑。
       
      他說:“實際上,美國近幾任總統的政策對太陽能行業造成了負面影響。”他一口氣說出了最近幾任總統的名字——克林頓、布什、奧巴馬、特朗普,他描述了幾任總統的政策變化,補充說,這些政策變化讓太陽能產業和其他清潔能源產業幾年的努力逐漸付之東流。如果美國采取更一致的方法來減緩氣候變化,全球清潔能源革命將會更加容易。
       
      失去的四年
       
      許多美國人相信一個不同的觀點:近幾年來,中國、印度和其他國家的碳排放量占比越來越大,為什么要美國領導氣候變化行動呢?
       
      但這種觀點與歷史并不一致,無論是美國近期的氣候策略,還是其他影響更加廣泛的政策領域。
       
      環境保護基金會( 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的Nathaniel Keohane表示,“在其他很多政策領域,我們很少會說:‘為什么不讓其他國家來領導,我們再跟隨?’”美國盡管存在種種問題,但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當它想影響其他國家的政策時,它往往會首先站出來。
       
      氣候就是這樣一個問題。許多其他國家領導人都明白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會給他們帶來負面影響,他們也將清潔能源視為一個不斷增長的行業,并且希望成為氣候政策的領導者。
      ▲上海龍陽路地鐵站的屋頂是由天合光能的高效太陽能組件建造,可以為地鐵提供動力。
       
      美國不能簡單地發號施令。例如,中國和印度對煤炭能源的依賴程度超過了拜登政府官員的預期,但實際上美國政策也會產生一定影響。例如,中國在一些主權問題上嚴肅拒絕了美國的要求,但對于氣候變化問題上則更有意愿與美國達成協議。
       
      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在減少碳排放行動上達成了多項協議。正如我的同事Brad Plumer所說,“奧巴馬政府和中國在2014年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的聯合協議為《巴黎協定》(Paris climate agreement)奠定了基礎。”
       
      這些努力的關鍵是美國愿意在國內采取行動:當競爭對手在努力減少碳排放時,美國也做出了更多努力,同意承擔更多的經濟風險。根據最近的數據,美國人均排放量仍居世界首位,比中國高出約75%。
       
      上周,一位中國官員嘲笑美國“失去的四年”,稱特朗普的政策減緩了全球氣候變化作出的努力,盡管他將氣候變化視為一種威脅,但另一方面卻對美國的污染現狀視而不見。但拜登政府正在試圖扭轉這一狀況,拜登政府提出的減排目標超出了許多國家的預期。
       
      “美國不應該領導氣候政策的觀點已經落伍了,”高紀凡告訴我,阻礙全球氣候目標的最大障礙之一,其實是美國缺乏始終如一的態度。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