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電山東新能源有限公司滕州分公司今年計劃在濱湖鎮開發400兆瓦“光伏+”農漁光儲互補智慧能源綜合體項目,占地10000畝,投資約16億元。其中,一期工程計劃裝機容量為200兆瓦和150兆瓦的并網型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
華電山東新能源有限公司棗莊分公司總經理邵鵬向記者介紹:“為了響應省能源局提出的規劃,利用魯西南煤炭塌陷地建成一個光伏基地,我們在滕州濱湖規劃了兩個項目。采取的是農光互補、漁光互補,還有儲能,就是農漁光儲相結合的一個綜合體項目。”
截至今年十月份,項目已經取得了土地、環評、水保、壓礦等手續。如果項目順利實施,將會出現如下美好場景:利用煤炭塌陷地鋪上光伏,沼澤地開發養魚養蝦,塌陷不是很厲害的地方搞農光互補。
然而,11月11日,記者來到項目所在地,發現這里蘆葦叢生,沒有一點施工的跡象。
邵經理查閱了省能源局11月發布的《2021年山東省市場化并網項目名單》,發現2022-2023年之間實現并網的光伏發電項目名單中并沒有濱湖項目。
這個項目并網時間什么時候可以確定下來呢?
記者撥打了棗莊市能源局的電話進行咨詢。工作人員說:“我們已經給省里面報過去了,還沒批下來。這不僅是市里的事情,還需要省能源局和供電公司進行審批。”
短片中,華電山東新能源有限公司滕州分公司想要在采煤沉陷區搞“光伏+”的項目,對于這樣的項目是否該支持,山東省能源局局長欒健表示:“應該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已經把光伏作為重點發展產業。短片中的項目,選址比較偏僻,周邊沒有電力接入配電站,所以暫時沒有列入2021年名單?,F實來看,新能源發展速度比較迅猛,產生了電網運行平穩性和安全性的矛盾。這就需要我們統籌謀劃,有計劃分批消納發電。我們將派專人到這家企業去,現場辦公,找出他們在并網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缺乏什么條件,共同研究、抓緊辦理,使企業盡快并網,早發電、早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