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市場 ? 正文

      光伏硅片“博弈論”:這一輪集體上漲,是反彈還是拐點?

      核心提示:光伏硅片“博弈論”:這一輪集體上漲,是反彈還是拐點?
        隨著去庫存的加速,以及硅料價格的逐漸明晰,單晶硅片的價格開始企穩并反彈。
       
        1月19日,PVinfolink的最新數據顯示,硅料、多晶硅片、單晶硅片的價格均集體上漲。
       
        就在此之前,隆基股份在1月16日上調了單晶硅片的官方報價。調價后的硅片價格與一個月前相比,全線漲價2.4%-5.1%。
       
        由于2021年全球硅料供需關系處于緊平衡狀態,硅料價格快速上漲,一度在去年10月將硅片價格推到高點。但是,2021年11月24日,硅片價格開始出現下跌,此后兩周一直處于下跌態勢,直到12月22日開始止跌。
       
        2021年12月29日,多晶硅片價格開始反彈,單晶硅片(166mm/165μm)的價格略微上漲至4.95元/片。等到了2022年1月12日,單晶硅片(182mm/165μm)也開始漲價至5.85元/片,直到1月19日晚,全部規格類型的硅片價格集體上漲。
       
        那么,問題來了,這一輪硅片反彈的原因是什么?未來還會不會繼續上漲?漲到什么時候?哪些上市公司會在硅片漲價中受益?
       
        是什么觸發了本輪反彈
       
        PVinfolink的最新數據顯示,多晶硅致密料的均價為234元/公斤,較此前一周上漲了1.7%;多晶硅片的均價為2元/片,較此前一周上漲了2.6%;單晶硅片(166mm/165μm)均價為5.15元/片,較此前一周上漲了4.0%;單晶硅片(182mm/165μm)均價為6.15元/片,較此前一周上漲了5.1%;單晶硅片(210mm/160μm)均價為8.10元/片,較此前一周上漲了5.2%。
       
        這是自2021年11月24日價格下跌以來,硅片的價格首次出現集體上漲的情況,時間尚不足兩個月,硅片的供需難道就發生了變化?
       
        光伏制造可大致分為硅料、硅片、電池片及組件四個環節,硅料是產業最上游的環節。實際上,今年以來,硅料已經開始提前反彈。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2022年1月12日的報價顯示,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3萬-24.2萬元/噸,成交均價回升至23.46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1.21%;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2.8-24萬元/噸,成交均價回升至23.25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1.48%。
       
        中信證券認為,此次硅片價格的上漲主要在傳導上游硅料的漲價,而硅料價格上漲反映的是終端需求的環比改善。
       
        在光伏行業,曾多次出現“擁硅為王”的局面,主要是發生在2004-2008年、2010-2011年、以及2020-2021年的三次硅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這些結果的直接原因只有一個,即短期需求超預期而供給沒跟上,也就是所謂的“階段性供需錯配”。
       
        近期,硅片價格的集體上漲也是屬于“階段性供需錯配”。
       
        首先,上下游廠商的價格談判進入到比較密集階段,但是前期硅片價格的持續下跌使得硅片廠商的單月整體產能增長停滯,同時隆基股份與中環股份的連續兩輪“降價”刺激了硅片庫存的加速消化,導致市場上可流通的單晶硅片供應量明顯減少,觸發了“階段性供需錯配”,使得硅片價格止跌上漲。
       
        其次,進入2022年1月以來,下游電池片廠商的開工率相應上調至60-70%的水平,電池端對硅片需求提升也推動了上游硅片價格反彈。
       
        第三,臨近春節,為避免假期物流運輸受限,影響相對旺盛需求的供給,本周簽單中也包括部分囤貨需求。直接需求和間接需求共同支撐硅料、硅片的采購量大幅增加,階段性需求增長。
       
        另外,一個突發事件也影響了硅片的供給,即2022年1月8日,青海海北州門源縣發生6.9級地震。從硅片的供給端來看,本次地震對銀川和青海兩家企業造成一定影響,初步預計兩家合計減少0.8-1GW硅片供應,短期內造成供應短缺的現象。
       
        由此可見,供應與需求之間的關系變化已經體現在單晶硅片這一輪價格的上漲中。
       
        硅片價格是否還會上漲
       
        2022年1月18日,“硅片賽道新玩家”雙良節能發布了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雙良硅材料(包頭)有限公司(下稱“雙良硅材料公司”)于2022年1月17日與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下稱“通威太陽能”)簽訂了《硅片采購框架合同》,合同約定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通威太陽能預計向雙良硅材料公司采購單晶硅片總計10.48億片(包括210mm以及182mm規格),預計2022-2024年銷售金額總計為63.05億元(含稅)。
       
        自2021年10月以來,雙良節能已經陸續公告與潤陽、愛旭、阿特斯等電池與組件龍頭2022-2024年硅片銷售長單,此次又宣布與通威太陽能簽訂三年硅片銷售長單,充分彰顯下游電池片廠商對光伏硅片環節的需求。
       
        下游需求的增長也刺激了硅片廠商的漲價,隆基股份在1月16日宣布對旗下硅片產品調價,不同規格硅片價格均有所上調,其中182mm硅片最新報價為6.15元/片,漲幅5.1%;166mm硅片最新報價5.15元/片,漲幅2.4%;158.75mm硅片最新報價4.95元/片,漲幅2.5%。
       
        這是2022年隆基股份首次更新硅片報價,與2021年底連續兩次降價不同的是,隆基股份本次上調了硅片報價。
       
        那么,因下游需求提升而開始反彈的硅片價格,還會繼續上漲下去嗎?
       
        中原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硅料和硅片報價上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期降價對產業鏈需求的拉動作用??紤]到2022年硅料頭部企業新增供給增加、產業鏈各環節擴產,預計各環節價格還具備下降空間。
       
        目前來看,光伏產業鏈供需最為緊張的環節為硅料和EVA粒子,而隨著硅料產能的逐步擴張,價格也有望進一步回落。
       
        根據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統計,并結合主要廠商擴產節奏,中信證券測算,2021年末全球太陽能級硅料名義產能將達70萬噸左右(含顆粒硅),考慮產能爬坡進度和能耗“雙控”等措施影響,預計當年有效產能達約57萬噸,2022年行業產能釋放進度將明顯加快,年末名義產能或近120萬噸,而年化有效產能將達預計在79萬噸左右,且有效產能增長或主要集中于2022年下半年。
       
        創金合信工業周期基金經理李游預計,2022年,光伏行業上游環節工業硅、多晶硅的價格大概率會跌,硅片的價格也會跟隨多晶硅的價格下跌,因而整個產業鏈的價格都會跟著最上游的原材料價格下跌。“從單位盈利角度出發的話,上游工業硅料和硅片的單位盈利大概率下滑,而下游的電池、組件和最終端的電站環節,它們的盈利是邊際上升的。”
       
        有一點要明確的是,光伏行業是供給創造需求的行業,通過降價刺激需求、創造需求,通過更大幅度的銷量增長去對沖和彌補降價的壓力。因此,預計隨著生產力逐步提升,供應增量,單晶硅片價格仍將恢復至相對平穩水位。
       
        行業會產能過剩嗎
       
        過去兩年,光伏行業的發展一直受供給影響需求,決定需求上限的時期可能持續,但中長期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的概率將大幅降低,光伏最終將回歸成本下降帶動經濟性提升,從而帶動需求增長的軌道。
       
        在碳中和目標全球化背景下,清潔能源的推廣與使用已成為全球共識,國內“風光大基地”與“整縣推進”等政策的落地加速了國內光伏裝機進程,而海外美國商務部宣布不再對亞洲光伏制造商雙反調查,亦有利于光伏企業出口。
       
        據CPIA預測,到2025年,樂觀情況下,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達330GW,CAGR為20.5%。國內新增光伏裝機量將達到90-110GW,十四五期間年均新增光伏裝機量將達到71-88GW。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2021年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預測,在國內巨大的光伏發電項目儲備推動下,2022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可能在75GW以上。
       
        華鑫證券研究員傅鴻浩認為,2022年光伏裝機中性預計230GW,若產業鏈價格超預期下降,經濟性進一步提升,裝機可至260GW。
       
        根據統計,2021年12月全國戶用裝機規模約為5GW,加上前期國家能源局公布的1-11月份戶用新增裝機16.49GW,2021年全年戶用光伏累計裝機約21.5GW,同比大增112%。
       
        今年中國整縣推進、大基地等政策相繼推出,傅鴻浩預計全年戶用裝機將超過20GW,未來整縣分布式年均可貢獻的潛在裝機為30-50GW。
       
        既然對于光伏行業的預測都那么樂觀,那么光伏行業會出現之前的“產能過剩”局面嗎?
       
        數據顯示,2021年10月底以來,新增硅料產能陸續投產,對應年產能約為13.5萬噸,對應月新增供給超過1.1萬噸。從去年12月開始,行業硅料供給已呈現出明顯的增量,根據硅業分會統計的數據,2021年11-12月,國內硅料月產量分別為4.21、4.88萬噸,12月供給增量為0.67萬噸,環比增長15.91%。進入2022年1月后,伴隨新增產能的逐步滿產,預期硅料供給仍將持續提升。
       
        華鑫證券研究報告預測,2022年硅料可供應的產量增加至接近85萬噸。而2021年的硅料有效產能約為58萬噸,2022年將同比增長約47%。
       
        從硅料、硅片、電池片及組件四個環節來看,一旦光伏行業最上游的硅料產能持續提升,勢必會影響到硅片的價格,從而影響到下游的裝機量。
       
        創金合信工業周期基金經理李游認為,包括光伏行業在內的新能源行業,長期來看都是一個過剩的行業,因為新能源要替代傳統能源,不能通過漲價,一定是通過成本的下跌,價格的下跌去刺激行業的需求。如果產能始終是緊張的,價格始終是上漲的,那么就替代不了傳統能源。只有通過產業的相對過剩,價格慢慢往下走才能替代傳統的行業。
       
        綜合來看,硅料、硅片今年以來的價格上漲屬于短期供需錯配導致的反彈,而價格下降是必然趨勢,從而會推動下游裝機量的增長。在產業鏈價格下行的情況下,2022年光伏需求或超預期,中長期在碳中和趨勢和產業鏈經濟性的推動下,光伏行業依舊具備較高的增長潛力。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