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提出,要持續提升農村電網供電保障能力,推動網架結構和裝備升級,滿足大規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和鄉村生產生活電氣化需求,對符合條件地區因地制宜實施大電網延伸。
據了解,“十三五”農網升級改造重點是解決農村供電過程中電壓低、重過載和安全隱患等問題,“十四五”農網升級除了為鄉村振興“充足電”外,還將重點提升農網支撐高比例分布式能源并網發展的能力。
供電可靠性不斷提高
脫貧攻堅階段我國農村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明顯改善了農村用能水平和用能條件。通過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工程,2019年底已經提前一年完成了此輪農網改造升級的任務。2020年上半年,又如期高質量完成了“三區三州”農網改造升級攻堅行動和“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攻堅行動。
記者采訪了解到,隨著電網企業補齊農網基礎設施短板,農村供電可靠性不斷提高,2020年國網經營區域內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達99.848%。目前,國網實現了經營區內100千瓦及以下農村小微企業“三零”服務全覆蓋,國網河北、冀北、山東電力等12家省級電力公司為160千瓦及以下農村小微企業提供“三零”服務,持續降低農村地區小微企業用戶接電成本。
以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為例,國網順平縣供電公司把配電網建設項目與當地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主動對接農村產業發展用電需求,梳理配網頻繁停電線路、配電容量不足、電壓不達標等電網薄弱環節,依托“光伏+電取暖”、農網鞏固提升等工程,2021年投資近3000萬元,對西安陽村、狼山村、馬各莊等21個行政村高、低壓配電線路及設備進行改造、延伸,消除農村電網存在的安全隱患、負荷增長、低電壓等電網運行短板問題。
談及用電問題,順平縣西安陽村村民孫亞慶難掩喜悅:“自打2021年順平縣供電公司給我們村新架了變壓器和線路,我這養殖廠和老爹的加工作坊就再也沒有為用電發過愁,2022年我計劃擴大養殖規模,再多買幾十頭豬和羊。”
農村能源轉型離不開電網支撐
不容忽視的是,農網服務水平雖然不斷提升,但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我國農村能源發展仍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
參與《意見》討論的專家對記者表示,從2021年開始,“三農”問題進入一個新階段。新階段有兩個任務:一是全面鄉村振興,二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銜接,為此,國家繼續把“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有8.5億農民,現在生活在農村的人數大約有5.5億,農村生產、生活用能與城市中的用能形式不同,城市水、電、氣等能源供給相對集中,而農村用能形式分散。
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所副所長黃碧斌也表示,相較城市,我國農村基礎設施仍相對落后、社會化服務能力較弱,農村能源生產消費水平仍有不小差距。面向鄉村振興,亟需進一步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構建現代農村能源體系,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特別是一些農業大省,仍有大部分農戶以秸稈、薪柴為燃料,如東北、西北內陸、青藏高原嚴寒地區農村生活能源中秸稈和薪柴利用比例超過40%。
“目前,生物質資源具有優勢的吉林省主要推行生物質鍋爐用于鄉鎮取暖、生物質炊具用于炊事。”長春電力設計院院長李宇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發揮新能源低邊際成本的優勢,以及在分布式電源的推動下,生活用能有望以電能為主。受益于政策和補貼,吉林省農業生產用電價格較低,發展較快,主要用于灌溉、初加工等領域,近三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長。“在農業機械領域,柴油仍然是最主要動力來源,我們目前正在探索可替代的方式。”
在農村電氣化水平不斷提速的背景下,更需要提升電網的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為農村能源轉型做好支撐。
除了用能分散、資源復雜外,目前能源管理機構尚未延伸到村鎮,農村能源服務體系相對滯后,未來也需要加強村鎮能源服務體系建設。
主動服務分布式新能源發展
如今,我國農村已探索出“新能源+綠色農業”的發展模式,隨著越來越多的分布式光伏接入農村電網,打造新型農村電網勢在必行。記者采訪發現,不少區域和省電力公司在不斷探索破解大規模新能源并網產生的隨機性、波動性難題。
國網華北分部調控中心調度計劃處副處長史沛然對記者表示,華北分部一直在推進分布式光伏信息采集和數據傳輸系統的建設。隨著新型電力系統逐步建設,新能源滲透率上升,還需要繼續挖掘源側荷側的調節能力,最大限度實現新能源消納,并提升對分布式光伏的調控能力,在電網調峰困難時,也要實現對分布式光伏的調控。“也就是說,當分布式光伏在電網中達到一定滲透率時,要推動分布式光伏可觀可測可調可控。”
記者采訪了解到,保定供電公司創新應用電力系統同步相量測量裝置,實現對帶有分布式光伏的配電變壓器運行信息“微秒級”捕捉,能夠更完整迅速地反映電網設備當前運行狀態;浙江電力在打造新型農網中,更聚焦農網光伏承載力,提升農村地區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納能力;杭州供電公司率先在余杭推出“光伏導航”數字化工具,“按圖索驥”推動新能源落地。
采訪中,業內人士認為,新型農網建設要因地制宜考量不同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和新能源發展特點,發揮科技引領、電網數字化轉型的優勢。“農村能源轉型、電網升級需要加強的方面還很多:一是主動積極服務分布式電源發展,改變電網發展模式;二是提高農網的設備水平,提高絕緣化率,電壓和電能質量;三是提高配電網運行管理水平,提升配電網智能水平,提升適應分布式的配電調度自動化水平;四是逐步完善適應分布式的市場交易機制。”李宇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