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確硅基材料戰略新興產業定位。在馬海天看來,從產業鏈源頭工業硅市場來講,目前的產能無法滿足未來光伏市場長期發展的需求,因此,在能耗管理方面,需要將硅基材料定位成新興戰略產業,進行單獨的管理。
二、促進產業布局和調整。馬海天認為,由于市場隨時會面臨階段性產能過剩和投資過熱的問題,因此在支持硅產業發展的同時,一定要控制其發展節奏。在材料環節,新建企業時,一定要提高準入門檻,淘汰落后,支持一體化項目。如在可再生能源資源優勢強的地區集中布局,優先支持新能源硅產業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投資建設。
三、支持和鼓勵發展節能減碳技術。如在工業硅方面,支持大爐型技術和余熱利用技術,包括再生硅利用技術;在多晶硅方面堅持智能化生產,單晶硅方面支持薄片化和大尺寸。
四、建立內循環供應體系。馬海天指出,目前我國還有大量的工業硅出口到國外,因此需要規范工業硅整體出口管理,同時,延長整個產業鏈,提高工業硅產品的附加值。
馬海天強調,特別是在電子級材料方面,電子級的多晶硅是作為芯片的一個最主要的原材料,就目前而言,國內還未能實現量產或穩保供應,所以,未來要逐步解決芯片原材料的保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