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情如下:
各市人民政府,省有關部門、單位: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山東省“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單位)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2年3月9日
山東省“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規劃
加快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是緩解我省資源環境約束、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然選擇,也是我省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落地實施、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為加快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及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決策部署,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基礎及面臨形勢
?。ㄒ唬?ldquo;十三五”時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成效
“十三五”時期,全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成效明顯。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持續優化調整,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制造業加快轉型升級,農業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新動能擔綱態勢加速形成。2020年,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8.9∶44.9∶46.2調整為7.3∶39.1∶53.6,“四新”經濟增加值提高到30.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由2015年的32.5%提高到45.1%,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
能源結構更趨合理。聚焦能源結構調整“三個1/3”目標要求,大力實施“四增兩減一提升”工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不斷壯大,光伏裝機、生物質發電裝機居全國第一,風電裝機居全國第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由2015年的3.9%提高至2020年的11.9%。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由2015年的2.2%提高至2020年的7.6%,煤炭消費占比由2015年的76.5%下降至2020年的66.8%。
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能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消耗強度大幅降低,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較2015年下降20.4%左右,超額完成國家下達我省“十三五”能耗強度控制目標任務,重點領域和行業單位產品能耗持續下降。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分別降低21.7%和13.6%。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污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階段性目標任務和國家下達的9項約束性目標全部完成。PM2.5年均濃度46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37%,優良天數比例69.1%、較2015年提高14.2%,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73.5%、優于2015年近20個百分點。城鎮污水處理、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的專業化市場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綠色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以節能家電、高效電機、節能泵等為代表產品的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初步形成,青島市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入選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核電、海上風電實現重大突破,以氫能為代表的先導性新能源產業贏得發展先機。循環經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居全國首位。
(二)面臨形勢
從國際看,一方面,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世界主要經濟體普遍把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作為破解資源環境約束、應對氣候變化、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基本路徑,發達國家加快搶占綠色產業發展制高點。另一方面,世界格局正加速深刻調整,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受到嚴重沖擊,國際資源供應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加,對我國資源安全造成重大挑戰。
從國內看,我國向世界作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莊嚴承諾,但高消耗、高排放的生產生活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轉,生態文明建設進入關鍵期、攻堅期和窗口期“三期”疊加階段,迫切需要加快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同時,“十四五”時期我國將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傳統產業綠色升級改造需求和綠色消費需求將催生規模巨大的綠色市場,推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我省看,總書記明確要求山東努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為我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等重大平臺建設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提供了優勢和潛能。但也要看到,我省能源利用效率還有較大差距,工業轉型升級面臨較大挑戰,綠色產業規模集聚效應較弱,污染物排放控制壓力較大,綠色生活方式尚未成為常態,綠色發展保障機制不夠健全。“走在前列、全面開創”“三個走在前”的目標定位,迫切要求我省將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擺在重要位置,進一步保持戰略定力,積極主動作為,切實推動我省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二、總體要求
?。ㄒ唬┛傮w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錨定“走在前列、全面開創”和“三個走在前”總目標,落實“六個一”發展思路、“六個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和“十二個著力”重點任務,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把綠色作為發展底色,正確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發展和安全、當前和長遠、全局和局部的關系,著力探索具有山東特色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道路,率先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ǘ┕ぷ髟瓌t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積極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不斷完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政策,強化要素支撐、財稅支持等措施,大力營造良好環境。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突出企業和消費者在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的主體地位,激發各類主體活力。
堅持系統觀念、融合推進。遵循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涉及領域廣、主體多的客觀規律,按照系統思維,強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動工作開展整體施策、多措并舉、系統協同,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在經濟活動全鏈條、三次產業結構等方面全覆蓋。
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對標對表先進地區和任務目標,實事求是客觀分析,準確把握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進程中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聚焦重點問題,精準發力、靶向攻關,加快破除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瓶頸制約,實現各項重點任務均衡推進。
堅持改革引領、創新驅動。著力深化制度改革,構建系統完備的制度體系,充分發揮制度創新對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根本性和全局性作用。圍繞市場導向和產業發展重大需求,加強綠色技術創新,強化科技支撐引領作用。
?。ㄈ┲饕繕?/div>
到2025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明顯優化,綠色產業比重顯著提升,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基礎設施綠色化水平不斷提高,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碳排放強度明顯降低,生態環境“三線一單”分區管控體系和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更加完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更加有效,全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建設成為黃河流域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
山東省“十四五”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主要指標

注:[ ]為五年累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