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中來股份(300393)披露了在山西太原投建年產20萬噸工業硅及1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的計劃,這是中來股份首次涉足光伏上游原料環節,同時,由于該項目總投資約140億元,引發了市場對于中來股份是否能調動足夠資金應對項目支出的質疑。
3月25日,中來股份披露了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復。公告顯示,本次公司擬投資的多晶硅項目計劃采用硅烷流化床法工藝,技術來源為國內科技企業,是一家從事硅材料的研發、制造、銷售的科技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是硅烷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硅烷作為一種載運硅組分的氣體源,已成為許多其他硅源無法取代的重要特殊氣體。硅烷可用于太陽能電池片、平面顯示、半導體集成電路等鍍膜領域,同時硅烷也是目前大規模生產粒狀多晶硅的原料。技術來源方從2017年起逐步完成硅烷生產車間和多晶硅裂解車間的建設,并完成了小試和中試,其擁有硅烷流化床法生產顆粒硅發明專利2項和實用新型專利9項。
2022年3月初,公司與技術來源方簽署了《專利授權意向協議》,雙方就專利授權給公司或公司指定的子公司使用進行了意向性約定,后續硅料項目實施主體與技術來源方將正式簽署《專利授權協議書》,專利許可期限為自簽署正式授權許可合同之日起,至專利權法定期限屆滿之日為止。
硅料是光伏重要的上游原料,目前,硅料生產技術主要包括改良西門子法制備的棒狀硅和硅烷流化床法制備的顆粒硅,其中,前者為市場主流工藝。2021年11月11日,保利協鑫能源(03800)發布公告,其子公司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硅烷流化床法(FBR)顆粒硅新增2萬噸產能已于2021年10月底完成基建,經過嚴密設備測試及相關系統調試,于11月10日正式投產。目前,在顆粒硅方面,保利協鑫已經實現該工藝的量產,并于2022年3月實現國內首個2萬噸級顆粒硅模塊化項目全部投產。
對于人員儲備情況,中來股份表示,公司于2016年切入N型單晶雙面太陽能電池領域,專注于N型單晶雙面高效電池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紤]到單晶拉棒技術正從多次裝料拉晶(RCz)向連續拉晶(CCz)過渡,連續拉晶(CCz)技術拉制的單晶硅棒電阻率更為集中。為了能更好的適配公司所產N型電池片,公司積極探索與主營業務密切相關的具備連續投料、連續拉晶的上游硅料生產領域,于2021年逐步布局上游硅料產業,并與行業內技術團隊進行了洽談并達成了未來擬進入硅基材料項目公司參與投資建設與生產管理的初步意向,團隊在硅料產業內從業經歷大多超過10年。鑒于硅料項目投建周期較長,前期主要為技術人員研發、設計環節,公司將根據項目投產進度逐步招聘生產運營所需的其他人員,并進一步擴充項目團隊。
在公司層面,硅片是電池生產的主要原材料,2021年受限于上游多晶硅產能,公司采購成本大幅上升,導致公司高效電池及組件業務盈利能力較弱。隨著泰州中來光電和山西中來光電的電池項目逐步投產,公司高效電池產量將逐步提升,一方面,公司高效電池采用N型TOPCon工藝,對外采購的N型硅片市場供給有限,電池產能擴大將直接增加公司對于N型硅片的需求;另外一方面,隨著公司電池及組件產量和銷量的進一步增加,對于硅片供應保障和硅片采購價格愈加敏感??v觀上游產業鏈,硅片加工企業的產能充足,但是工業硅、多晶硅產能存在一定瓶頸,因此公司布局硅料領域可以有效解決公司長遠發展的隱憂。
對于資金來源等情況,中來股份表示,本次硅料項目投資由于規模較大,公司計劃利用一部分自有資金進行投資,預計會產生一定的現金流壓力;但是公司將通過確立分期投資策略、推動地方政府成立產業基金、推動地方政府支持項目貸款、與相關銀行進行前期溝通、做好后期投資資金籌劃等方式積極做好投融資規劃,假若屆時籌措資金遇到障礙的話,公司也將考慮通過延遲項目投建、變更投資方案等方式緩解公司投資的壓力,不會對公司造成流動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