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Infolink認為,海外市場需求激增是受全球能源轉型的影響,不僅是歐美傳統市場,亞太地區、中東和非洲等新興市場的裝機需求也持續旺盛,呈現全面開花的態勢。如印度今年第一季度累計從我國進口了810萬千瓦組件,相比去年同期的150萬千瓦大增429%。受益于目前進口光伏產品的免稅政策,第一季度巴西累計從我國進口組件490萬千瓦,較去年同期的260萬千瓦增長了84%。
從進口規模來看,歐洲已成為我國組件的最大市場。英大證券研究所認為,在俄烏沖突影響下,歐洲正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希望加速能源轉型進程。德國、荷蘭、西班牙等國的光伏產品需求急劇增加,已突破百萬千瓦級規模。
基于我國海關出口數據,PVInfolink指出,截至4月底,歐洲地區已經從我國進口了2440萬千瓦的組件,占我國前4月組件出口的50%。歐洲市場進口規模較去年同期的1000萬千瓦增長了144%,也遠高于其他市場的進口規模,是目前全球除中國以外發展動力最強勁、需求最為旺盛的地區。
5月下旬,歐盟委員會發布“RepowerEU”計劃,未來5年內擬投入2100億歐元,用于推動綠色產業發展。到2025年,歐洲累計光伏裝機規模要超過3.2億千瓦,較2021年底的1.67億千瓦翻一番。
在海外市場持續向好的背景下,我國光伏企業出口規模也有望擴大。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報告,我國是全球光伏產品最大供貨方,早在2019年我國組件產能全球占比就已接近70%。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和隆基股份的2021年財報顯示,其海外收入占比分別達78.31%、62.53%、60.88%和46.89%。英大證券研究所預計,在2021年和今年一季度國內組件出口量同比升高的背景下,今年全年海外裝機需求有望超過1.5億千瓦。
在此背景下,國內光伏企業正加緊海外布局。4月下旬,晶科能源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戰略規劃,擬調整“年產500萬千瓦高效電池和500萬千瓦高效電池組件生產線項目”為“年產800萬千瓦太陽能組件及800萬千瓦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項目”。晶科能源表示,這將加速推進海外一體化產能建設,有利于拓展公司在海外市場的份額。同時,東方日升、金辰股份等公司也先后宣布與海外企業達成合作協議,進一步開發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