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儲直柔協同”為技術核心,該供電所通過建立以新能源為核心的新型電力系統,所發電量“自發自用、余電儲存”,實現“發電、儲電、充電”一體綜合新能源生態,有效提升用電效率。供電所通過“智慧能源管理系統”,讓建筑不僅僅作為電力系統的單次消費者,而變成了生產、消費和儲存調節三位一體的綜合身份。
那么,光儲直柔是什么?目前,各方對此有怎樣的態度,其進展如何呢?
光儲直柔是什么?
光儲直柔,是在建筑領域應用太陽能光伏、儲能、直流配電和柔性交互四項技術的簡稱。
具體而言,“光”是在建筑區域內建設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儲”是在供電系統中配置儲能裝置,用電低谷時將富余電量儲存、用電高峰時釋放電量;“直”是形式簡單、易于控制、傳輸效率高的直流供電系統;“柔”是建筑根據清潔能源的發電情況,柔性調節建筑用電需求,使建筑用電與清潔能源發電實現實時匹配。
光儲直柔能夠運用柔性用電管理系統,實現建筑用電的自我調節和自主優化,有利于直接消納風電光電,是發展零碳能源的重要支柱。
“光儲直柔”建筑的減碳手段有兩種,其一是建筑儲能系統,可將光伏發電裝置發出的多余電量儲備起來,根據用電需求隨時調節電力供給。其二是通過直流電器的使用,形成用電柔性度,更大程度使用光伏綠電,實現建筑用電的自我調節和自主優化,使建筑成為清潔能源的存儲與調節者,有力促進節能減碳。
政策支持
實現“雙碳”戰略目標任重而道遠,建筑領域作為能源消耗的重點領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一環。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需要積極開展新型建筑電力系統建設。
“光儲直柔”是建筑領域面向碳中和重大需求實現技術創新突破的重要途徑,目前已受到各方廣泛關注,并得到國家、各部委等多個層面的政策支持。

此外,各地方政府也出臺相關政策,提出光儲直柔試點建設。例如,上海市人民政府近日印發的《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推動建設集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為一體的“光儲直柔”建筑。探索建筑設備智能群控和電力需求側響應,合理調配用電負荷,推動電力少增容、不增容。
領軍企業已涉足
截至目前,包括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建筑、華為等領軍企業在內的眾多企業已參與實施光儲直柔一體化建筑項目。
落地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的中建綠色產業園辦公樓,是全球首個“光儲直柔”建筑,目前已高效運行一年多。該建筑使用的“光儲直柔”技術和相關設備,由清華大學和隸屬于中國建筑的中建科技集團聯合自主承擔研制。
在中建綠色產業園辦公樓,400多平方米的屋頂鋪設了大量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其生產的能源存儲在鋰電池儲能設備中,并通過柔性用電管理系統向大樓8個辦公區、2500平方米建筑面積內的空調、照明、汽車充電樁和直流電器供電。辦公區內,經過改造的直流電熱水器、冰箱、咖啡機、手機充電器一應俱全,與普通設備相比耗電量更低,且因采用48V以下電壓,用電安全也得到充分保障。
華為正在建設華為數字能源安托山基地,將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光儲直柔”近零碳園區之一。建成后,每年可生產150萬度光伏綠電,年耗電量將從1400多萬度降到700萬度,年省電達50%,降低碳排放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