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國家能源局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22年可再生能源裝機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2億千瓦,達12.13億千瓦,超過全國煤電裝機,占全國發電總裝機的47.3%,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在會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介紹稱,可再生能源裝機大漲,光伏、風電的貢獻最大,水電、抽水蓄能、生物質發電也取得了較快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突破1.2億千瓦,達1.25億千瓦,連續三年突破1億千瓦,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風電新增3763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8741萬千瓦。此外,常規水電新增裝機1507萬千瓦,抽水蓄能新增88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334萬千瓦。王大鵬表示,去年國家能源局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強頂層設計,做好政策供給,統籌能源安全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可再生能源呈現發展速度快、運行質量好、利用水平高、產業競爭力強的良好態勢,取得了諸多里程碑式的新成績。一是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進展順利。第一批9705萬千瓦基地項目已全面開工、部分已建成投產,第二批基地部分項目陸續開工,第三批基地已形成項目清單。二是水電建設積極推進。白鶴灘水電站16臺機組全部建成投產,長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級水電站,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形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三是抽水蓄能建設明顯加快。2022年,全國新核準抽水蓄能項目48個,裝機6890萬千瓦,已超過“十三五”時期全部核準規模,全年新投產880萬千瓦,創歷史新高。我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均已連續多年穩居全球首位。我國生產的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等關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份額70%。同時,我國還在全力推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正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加快建設黃河上游、河西走廊、黃河“幾”字灣、新疆等七大陸上新能源基地,藏東南、川滇黔桂兩大水風光綜合基地和海上風電基地集群。國家能源局預計,到2025年,我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將在202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在全社會新增的用電量中,可再生能源電量將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