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戴建生:智能機器人重構技術融合與研究進展
南方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院士戴建生
因時機器人CEO蔡穎鵬:小型化、一體化及柔性化是機器人零部件發展趨勢
中科融合創始人王旭光:基于MEMS/SOC芯片的智能3D傳感技術
中科融合感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旭光
埃斯頓自動化行業營銷中心總經理李文龍:機器人全產業生態鏈驅動“機器人+”應用落地
云刻行科技創始人黃陽明:數據閉環如何賦能機器人產業
圓桌對話
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如何看待機器換人?是替代或是協作,還是融合發展?
南方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戴建生:機器換人有一部分替代,也有一部分融合。在替代上,機器人確實會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讓一些工作崗位消失,但同時又會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在融合上,機器與人會一起工作,機器需要工人來調試、維護,而在更多場景里,比如家庭、商業服務等,都是人和機器一起融合發展的。
埃斯頓自動化行業營銷中心總經理李文龍:機器換人代表著生產力的發展,可以把人解放出來,而且一些危險的工作,比如在擁有粉塵、腐蝕性氣體等惡劣的環境中,使用機器人替代人工就很好。
中科融合創始人/董事長王旭光:從機器人的發展情況來看,近期是替代為主,長期會是融合發展。比如現在的制造業工業員工流失率很高,年輕人都不愿去工廠了,這就必須用機器人來替代,而長遠來看,就要人機融合,發揮各自的優勢,進行全面的升級。
墨影科技副總裁黃洪波:近期來看機器換人確實是替代,從客戶需求的角度來看,也是替代為主,企業使用機器人來參與生產,就是為了減少對工人的依賴,以及提高生產效率,而且數字化轉型,對數據的依賴很高,使用更多機器人把數據互聯互通是必要的。
橋田智能銷售副總陳宗琪:自動化升級肯定是要提高機器人作業的比例,在一些場景進行人機協作,在重復簡單的場景就用機器人來完全替代,是一個緩慢替代、協作、融合的過程。
未來5年,機器人產業將面臨哪些變革和迎來哪些機遇?
南方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戴建生:近期聊天機器人GPT出來,聽到說會導致很多行業失業,但其實它只是一個對話軟件,寫一些資料通知還可以,但要讓它做一個調研就不行了,每一種新技術出來,可能會暫時取代一些工作,但也會創造更多的機會。像機器人,在制造業上,其實現在還有很多制造領域沒有使用機器人,不像汽車制造那么普及,還有家庭、商業服務等,未來還有很多場景需要機器人。技術方面的機遇,未來機器人一體化將是發展的方向,把各種零部件集成起來,可以有效提高應用效率。
墨影科技副總裁黃洪波:目前機器人落地的難點,在于各種設備的協議不一致,因此應用要做很多開發,導致落地難、成本高,周期也長,要讓機器人更加簡單的落地應用,需要研發一套通用的軟件來全面控制,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橋田智能銷售副總陳宗琪:得益于制造業在近幾年的發展,過去五年機器人出貨最多的是工業機器人,但我們驚奇地發現,這五年來不光是制造業的機器人需求在上升,一般行業的需求也在上升。未來五年,我們不僅要把眼光放在制造業企業上,同時需要關注其他行業的機器人需求。
中科融合創始人/董事長王旭光:我國是制造大國,市場的需求非常旺盛,市場機遇也很多,制造企業都在想方設法的降本增效。另一個機器人生態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廠商去做,去補充,像中科融合在做3D視覺的技術形態,機器人的未來很廣闊,數量甚至可能超過手機,能做好一個環節就是很大的機遇。
機器人企業進軍海外市場有哪些機遇和注意事項?
埃斯頓自動化行業營銷中心總經理李文龍:要關注國際形勢,這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比如對能源的利用,像低碳、碳達峰等,會影響整個產業的結構,對這些方面要提前布局。還有新技術的影響也會很大,想GPT等人工智能,未來一定會應用到工業領域,如果繼續進化,甚至可能會帶來一些顛覆性的變革,所以未來五年要注意人工智能對工業領域的賦能。中國企業出海一定是重要的機遇,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國際形勢,還有當地的法律法規,需要哪些認證,以及當地的產業結構是否健全等。
南方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戴建生:想在中國企業出海是機遇也是挑戰,在出去時,最好先宣傳一下品牌的知名度,在一些媒體做宣傳,國外還有很多競賽可以參加一下,在當地有一定的知名度會更好行事。
中科融合創始人/董事長王旭光:國外其實對我國的產品還是很需要的,因為不僅產品好,價格也較低,想比起來其實很有競爭力?,F在東南亞、拉美等地區想要取代中國制造業,我們也要自上而下的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把低端制造提高到高端的技術開發領域,這些都是挑戰和機遇。
橋田智能銷售副總陳宗琪:中國企業要做大做強,進軍海外是必不可少的,中國企業比較起來更加努力,對國外企業其實有不少優勢,像現在很多車企都已經邁出了國門,在出海時,要先根據當地的情況,做好相關的認證,并熟悉當地法律法規才能順暢通行。
墨影科技副總裁黃洪波:中國企業肯定是要走向世界的,國外特別是像歐洲等地區老齡化嚴重,人工成本也很高,對機器人的需求就很大,這些都是機遇,出海的過程中,要了解當地的法律法規,當地的用人用工制度,都要咨詢清楚,還有對產品的質量也要嚴格把關,特別是歐美等地區對產品的質量要求還是很高的,這些都要做好準備。
CEO午餐會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孫立寧:機器人前沿技術與創新應用發展
科聰控制市場總監鐘超凡:新一代控制系統賦能協作(復合)移動機器人
浙江科聰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鐘超凡
優傲機器人渠道經理鄒子?。簠f作機器人助力企業自動化升級
藍宙產品總監仇劍東:元宇宙與機器人融合創新應用與實踐
第一臺計算機的誕生之后人類進入了電子時代,第一臺手機誕生之后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而第一臺機器人誕生之后應該是走進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未來,消費機器人將會大規模進入市場,消費型機器人應該具備四個重要的特點:功能多且成本低、具有美感和情感、擁有智能思考和交互能力、靈動且多樣化。如今,有ChatGPT這類的AI模型和機器人的結合,將會顛覆整個行業;如抖音推送一樣的零代碼交互,會讓機器人變得更懂你。元宇宙概念將會在平行宇宙、數字孿生、數字資產等方面與機器人結合,智能控制技術會讓未來機器人更加與眾不同。
幻爽科技CTO李佳根:機器人主導的生物化學實驗室
每一個新藥的研發到上市都需要經過三個周期合計數十年的時間,整個周期的研發成本可能會高達10億,對醫藥公司的人力、財力都是巨大的考驗。但其實在整個過程中仍存在重復的勞動作業,利用自動化將可以大大加速項目進程,“AI+機器人”將會讓生物化學實驗“算的快”的同時“做得快”,使研發周期更短,風險更低。但目前AI只要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導致成本高利潤低,幻爽的目標就是將成本降低至現有的20%,在提供自動化服務、實驗數據AI閉環優化、元宇宙實驗數字化的三條路線上,使用AI幫助客戶省錢!
國軒高科物流工程研究部經理陳珝:機器人助力動力電池智能化發展
硬之城新硬件事業部總監潘瑜:硬之城助力機器人行業數字供應鏈智能化升級
近幾年在國家2025機器人政策的促進下,機器人行業贏來了爆發,截止2022年8月,中國注冊的機器人公司多達40萬家,80%企業是五年內新注冊的,行業內充滿活力。在多模態、AI大模型的推動下,未來機器人行業持續有大機遇。在企業的機器人研發中出現了一些痛點,機器人企業目前的需求以小批號、多批次為主,且通常研發人員無硬件選型的替代方案,這導致了在批量生產的時候很有可能出現硬件供應問題。針對這些痛點,硬之城基與BOM的數字化產品庫,通過機器學習、NLP等能力持續迭代與升級,構建業內最領先BOM智能算法,匹配效率穩居行業第一。有了數字化供應鏈,硬之城的效率可以達到3小時報價,3-7天完成選型,并且可以根據數據了解不同季度的硬件供應熱度,提醒客戶提前進行備貨,以免出現硬件供應不足的情況。
維科網產業研究中心運營總監李維維:2023年新能源行業機器人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
產品展示

優傲機器人開發了一系列協作機器人產品組合,包括UR3e、UR5e、UR10e、UR16e和UR20等,每個型號都可與UR+生態系統中豐富的末端執行器、軟件、附件和應用套件無縫搭配,可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并可在不同的任務中輕松調整部署,如今優傲機器人已經出售了超過50000臺協作機器人。

戴爾IT解決方案,賦能企業智造升級,已通過ISV認證,100%兼容專業設備應對專業設計,經濟型算力小成本部署,可輕松吞吐海量數據,一站式靈活定制,滿足不同需求,經久耐用保障生產連續性,并且擁有專人專線IT架構免費咨詢。

橋田智能是一家機器人末端應用設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為制造業柔性化生產創造價值,產品服務包括快換裝置、工業連接器、零點定位系統、注塑機磁力板、焊鉗電極帽整形機、夾爪等應用設備,產品已通過TUV、CE、ISO等行業權威機構認證,現已廣泛應用于機器人、新能源汽車、3C電子、半導體、航空航天等行業。

幻爽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基于材料合成研發大數據的高科技公司,致力于打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加速醫藥、新能源及綠色化工材料研發的的數字化設計平臺,其打造的“機器人主導的生物化學實驗室”,可通過模型預測、仿真等技術,優化實驗設計,利用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和預測技術,提供決策支持。

夏弗納是各大工業市場及電動交通行業電磁兼容濾波器解決方案、諧波濾波器、電磁元器件的權威,為客戶提供電磁解決方案,確保電子系統高效、可靠的運行。

因時機器人是一家專注于微型精密運動部件研發制造和伺服控制技術突破創新的高新技術企業,典型產品包括微型伺服電缸和機器人末端執行器,在微小型、高精度和力控技術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產品被廣泛應用于機器人末端或其他機械設備的運動執行部位。

硬之城是電子產業供應鏈與智造平臺,為中小科技型硬件企業快速低成本高效率的解決從元器件采購尋源交付,到集成電路貼片生產的供應鏈一站式需求,硬之城結合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自主研發出智能參數匹配BOM工具,可提供BOM成本核算、風險管控、替代料推薦、完整BOM元器件供應等服務。

墨影科技是全球領先的移動協作機器人廠家,多年MCR及其相關系統研發,墨影科技全面掌握一體化控制及多機調度系統等核心技術,在自主導航、高維度復雜環境運動規劃、雙臂協同、人機共融等領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推出的移動協作機器人(MCR)和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兩大類產品,已在生物醫藥、3C及汽車電子精密加工和半導體封測等行業與多家龍頭企業合作形成標桿行業應用案例。

中科融合是國內一家專注于“AI+3D”自主核心芯片技術的硬核科技高新技術企業,中科融合打通了自MEMS底層核心制造工藝和驅動控制技術,到頂層核心架構和深度學習算法的全感知智能技術鏈,通過MEMS感知芯片(眼睛)和超低功耗智能三維處理器SoC芯片(頭腦),公司形成了一套高精度、低功耗、高集成度的智能傳感器芯片模組,完成從三維物理世界到3D數字世界的轉化,核心3D視覺模組和模組產品已獲得頭部企業的測試和認證,客戶廣泛分布在智能制造、物流倉儲、醫學影像等場景。

極動智能專注于高精度3D工業視覺解決方案,自主開發了系統仿真設計、光學仿真設計,自研高精度標定、校準算法,后處理算法和AI應用算法等核心技術,打造高性能iToF、dToF、光譜共焦深度相機等業界領先產品,以及智能環境建模與感知、3D特征識別、智能人體特征識別等解決方案。

刻行是一站式場景數據平臺,為企業賦能,為行業加速,刻行數據平臺可幫助數據治理,保障質量和安全;刻行播放器時空可視化、調試工具的特點;刻行控制臺可遠程操控、智能采集數據;刻行測試平臺,可對數據加工分析,進行回歸測試。
13大獎項名單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