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戰略背景下,光伏作為長三角地區低碳減排的主力軍,前景可觀。但其產業結構重、污染物排放強度高,環境容量不足問題突出。尤其是光伏行業含氟廢水的處理,更是“老大難”,僅2022年光伏行業產生的含氟廢水就達到8700~10400萬噸,給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威脅,也給流域水環境治理帶來極大壓力。

由此,從國家到地方相繼出臺一系列工業廢水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政策,水體氟化物治理標準和要求不斷提升,有些區域甚至以《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三類限值作為排放標準來執行;《江蘇城鎮污水處理污染物排放標準》更是要求自2023年3月28日起,氟化物排放限值降至1.5 mg/L,環保形勢日益嚴峻。

聚焦光伏、集成電路等涉氟行業廢水深度治理問題,南大環保積極探索光伏行業“節能降碳”新思路,以政策為指引,與南京大學聯合攻關,成功轉化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成果,開發的以“高效沉淀”和“強化吸附”為核心的含氟廢水處理減排增效降耗關鍵技術裝備,通過國家級科技成果評價:所開發的含氟廢水治理集成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吸附法深度除氟技術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較傳統除氟技術運營成本節省50%,出水穩定達到1mg/L以下,成果實現國內“首創”,樹立了行業“風向標”。

科技創新引領集成電路和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南大環保率先進入行業技術“無人區”,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新技術新應用已在無錫某城鎮污水處理廠、南京某集成電路企業落地生“金”,填補了納米吸附除氟技術的工程化應用空白,實現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提升”,達到區域環境總量控制及資源化“雙贏”,用科技創新塑造可持續、更美好的綠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