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要聞 ? 正文

      臺風吹飛光伏電站,事前如何防范,損失誰來“埋單”?

      核心提示:盛夏時節,臺風與高溫頻頻造訪!繼5號臺風杜蘇芮登陸,中央氣象臺連發5次紅色預警后,7月28日最新消息,第6號臺風卡努已生成。未
       盛夏時節,臺風與高溫頻頻造訪!

      繼5號臺風“杜蘇芮”登陸,中央氣象臺連發5次紅色預警后,7月28日最新消息,第6號臺風“卡努”已生成。未來一段時間,我國沿海地區或將受到雙臺風侵襲。

      28日上午,在臺風“杜蘇芮”來襲前,多地已經開始“驚濤拍岸”,有媒體稱海浪打出“西游記開場既視感”。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半月灣已出現巨浪拍打岸堤馬路。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視頻

      面對接連而來的臺風、暴雨預警,福建、廣東、浙江等地均是嚴陣以待。不過此時此刻,最揪心當屬已經安裝了光伏電站的業主朋友們。年初以來,大風吹飛光伏電站、暴雨導致屋頂坍塌等安全事件時有發生。面對即將到來的強臺風,縱使已經做了萬全準備,心中也難免會犯嘀咕:咱家的光伏組件能扛得住吧?不會被吹翻吧?

      “杜蘇芮”登陸福建光伏電站現狀

      實際上,每到夏秋季節惡性極端天氣頻發,光伏電站安全都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如何確保光伏電站安全可靠,是所有電站業主面臨的“痛點”,然而這樣的“傷痛”又屢屢發生,造成嚴重損失。

      大風吹翻光伏電站

      2月1日,江蘇宿遷沐陽縣一分布式光伏電站被大風刮倒,現場一片狼藉,光伏板幾乎全部損壞。根據沭陽氣象局發布天氣預報顯示,當日白天到夜間為東北風4到5級,陣風6到7級。

       

      業內人士根據現場情況推斷,此次事故起因可能是電站采用了膨脹螺絲結構。不過更多人認為,究其原因還是防風標準太低,尤其東南沿岸省份臺風季臺風一般常超過十二級,應該從設計源頭提高防風等級。

       

      從圖中可以看到,這個光伏電站沒有固定的腳座,水泥墩也沒有,缺少最起碼的加固,不知是施工方偷工減料還是業主要求。但江蘇地處沿海,夏秋常有臺風,光伏電站設計之初就應該充分考慮抗風問題。

      無獨有偶,去年11月27日,中石化光伏項目遭遇大風天氣,近百兆瓦光伏方陣被全部吹翻。從現場視頻來看,光伏支架倒塌無數,絕大部分光伏組件均有不同程度受損,部分受損嚴重的光伏組件則幾乎“腰斬”。

      事后分析,該電站受損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方面是遭遇了極端惡劣天氣。根據國家預警發布,該市2022年11月27日為大風紅色預警,其陣風已達到13級以上,預計未來12小時內附近區域仍有13級以上偏北陣風;另一方面則是支架鋼強度不夠,由于光伏組件版型較大,支架強度設計方面或考慮不周。眾所周知,在光伏電站設計中,支架設計方案一般由支架廠家提供,設計院負責審核,顯然該項目的設計方案并未考慮到當地極端天氣可能帶來的影響。

      除了上述兩地外,春節前后,山西運城、晉城、山東煙臺等地區均發生了大風吹翻光伏電站的事故。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抗風壓設計是戶用光伏電站的必備部分,尤其是春夏大風天氣多發的季節。抗風壓一方面取決于電站設計,主要是組件的排布以單排為主,雙排甚至三排以上的抗風壓設計需要很重的樁基,這對于屋頂的承重就有了更嚴格的要求;另一方面,樁基的配重也需要根據當地極端氣候的最大限值進行設計,一般會以當地50年一遇的風壓為標準設計,對于樁基重量、拉鎖的配置都有嚴格的要求。

      綜上,大風天氣需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1、支架端口是否生銹

      支架配件品質不過關,長期來看,會影響電站整體穩定性,有可能因為零部件的生銹脫落導致支架松動,輕則影響電站傾角,導致電站發電量下降,重則導致支架整體脫落,電站坍塌,或配重牢固性變差,容易被風吹倒。

      2、配重是否足夠

      配重不足會導致電站存在被大風掀翻的風險。目前的平頂光伏項目,為了不破壞屋頂結構,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水泥塊壓重方式,在相同摩擦系數的情況下,壓力越大,壓塊和屋頂接觸面積越大,摩擦力就越大,抗風能力就越強。如果配重不足,風大的時候就會造成電站發生位移,最終導致電站墜落。

      除此之外,強臺風來臨前,對光伏電站的安裝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必不可少。

      1、光伏電站抗風能力絕大部分由光伏支架所決定。光伏支架,是光伏發電系統中為了擺放、安裝、固定光伏組件設計的特殊的支架。一般材質有鋁合金、碳鋼及不銹鋼。理論上光伏支架的最大抗風能力216 km/h,跟蹤支架最大抗風150 km/h(大于13級風力)。臺風過境前,及時螺絲緊固件、扣件是否緊固牢靠,檢查光伏電站的中壓塊、邊壓塊的是否存在松動,及時進行緊固。

      2、對沒有加裝防護支架的光伏電站,加裝并緊固防風拉桿,以防光伏支架隨風扭動;地面電站應對陣列兩側的地錨進行夯實處理。

      3、采掛鉤和夾具進行安裝的光伏電站,檢查掛鉤和夾具安裝是否牢固。在平屋頂上安裝的光伏電站,可以用雙股2平方毫米的鐵絲將處于迎風面的串列組件進行捆綁固定。固定墩較小的電站,可以用沙袋等增加電站配重。

      4、檢查光伏電站的各個電氣設備的絕緣密封性,檢查交直流端子是否連接正常。地面光伏電站如遇地勢低,水位高,匯流箱泡水等情況,應盡可能將并網逆變器拆離現場或重新選擇高地放置。

      暴雨造成屋頂坍塌

      “杜蘇芮”登陸,除大風侵擾外,暴雨可能會造成的屋頂坍塌同樣需要重視。

      今年6月,西班牙畢爾巴鄂市的圣伊納西奧體育中心的屋頂發生嚴重垮塌,該建筑屋頂鋪設有近200塊光伏電池板,一度被譽為當地最大的光伏屋頂。該市市長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表示,垮塌原因系大雨和體育中心屋頂上的大量光伏組件導致。

       

      氣象資料顯示,由于靠近比斯開灣,畢爾巴鄂具有海洋性氣候,全年都有降水,雨天占全年的45%。

       

      圖中可以到,幾乎每個月降水天數要占到一半以上,發生坍塌事故的5月份,降水量更是達到了18天!

       

      同時,從事故現場返回來的圖片可以發現,該體育中心的屋頂大多是由金屬支架支撐,而金屬支架極易被雨水腐蝕掉。

      而除了氣候原因外,屋頂上不斷增加的光伏電池板也是坍塌事故的罪魁禍首之一。根據2010年的招標信息,該項目由Inbisa建筑公司競標成功后進行安裝。最初屋頂上只安裝了120塊光伏電池板,但在后來的時間里,電站不斷添加新的光伏電池板,使其數量翻倍增加。

      由此看來,濕潤的氣候、金屬支架的脆弱和不斷增加的光伏電池板或許才是這起事故的真正元兇。

      屋頂坍塌本質上是屋頂載荷能力敏感性的問題。

      近年來,在雙碳、能耗雙控、整縣推進等多重因素加持下,分布式光伏的應用場景愈發廣泛,從居民屋頂、工業廠房開始逐漸進入學校、醫院、交通、農業設施等等。

      多種多樣的應用場景往往意味著多種多樣的屋頂結構,而不同屋頂結構的荷載情況也不盡相同,因此要格外注意分布式光伏屋頂的荷載問題,避免發生嚴重的安全事故。

      行業人士提醒,在網架屋面或薄弱彩鋼板屋面做光伏一定要注意不同結構形式的荷載敏感性,要謹慎選擇。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體育場館、會展中心、文化設施、俱樂部以及倉庫等類似場景多采用網架架構,因此,光伏企業在上述場景開發分布式光伏時一定要要委托專業機構進行承載力復核并拿到正規的有效力的荷載報告。對于圖紙全的,可以委托設計單位做咨詢類的承載力復核計算并出具報告。對于圖紙不全或無圖紙的,需要委托在當地行政部門備案過的房屋檢測鑒定單位,做檢測鑒定并出具報告。

      損失誰來埋單?

      防患于未然固然重要,可當光伏組件真正遭遇損毀,財產損失不可避免。屋面光伏系統重造,相當于重復消耗時間和金錢;

      除了屋面光伏系統遭到破壞,沉重的光伏組件如果被風吹翻,還很容易造成屋面瓦的破損,導致經濟上的雙重打擊;

      在惡劣天氣多發省市,還需避免光伏組件掉落砸傷行人,造成二次傷害。

      筆者找到了最近一段時間,有關光伏電站遭遇風災造成財產損失,涉及的賠償問題時,各地法院的判決案例。

      一、風速不夠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據了解,周某于2018年4月2日安裝居民光伏電站設備且每年都辦理財產保險。2022年7月26日,固鎮縣境內出現大風惡劣天氣,周某的光伏發電設備被全部毀損。周某報案后,保險公司以當天的風速未達到合同約定的八級而拒絕賠償。無奈之下,周某遂訴至法院,要求保險公司賠償其損失73200元。

      關鍵信息:

      1、保險公司認為當天的風速只有七級不符合保險約定。

      2、氣象局出具的證明顯示當天固鎮風級達到了八級。

      3、法院認為市氣象部門出具的證明僅是當地氣象臺站的風速未達八級,不代表事發地未達八級,結合縣氣象部門出具的風速達到八級證明、現場大樹被刮倒情況及村干部證明大風造成的損失情況,能認定事發時的風速達到八級。

      最終,經承辦法官多次溝通協商,保險公司同意一次性賠付周某59800元,雙方均對調解結果表示滿意。至此,案結事了。

      一位從業多年的光伏保險專業人員介紹,分布式光伏保險業務正在經歷大面積虧損,屢屢虧損的情況下只能是提高保費和設置越來越嚴的參保條件。在吸取各種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目前保險公司的光伏業務按照地面>工商業分布式>戶用的優先級開拓業務。

      二、吹飛光伏板砸壞車輛

      2020年李某自建有的八層樓樓頂上安裝的光伏發電設施,遇到狂風并伴有暴雨冰雹,最大風力達到11級,被吹起并砸壞鐘某車輛。李某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關鍵信息:

      1、參考案件中,2020年3月,因遭遇強對流天氣,定南縣城刮起狂風并伴有暴雨冰雹,瞬時最大風力達到11級,持續十幾分鐘。期間,因大風將李某自建有的八層樓樓頂上安裝的光伏發電設施吹起并砸落,將停放在旁邊的鐘某東風風神車砸壞。

      2、鐘某拍下了車子被砸慘狀的照片,并報110出了警。然后起訴要求李某賠償3萬元,包含修車款1.7萬元,車輛貶值折損1.3萬元。

      3、法院認為,發生在2020年3月的強對流天氣,風力達到11級,在當地是異常罕見的天氣狀況,是不可預見、不可控制的自然災害,因此造成的光伏發電設施被狂風刮落并致使鐘某車輛損壞,屬于不可抗力造成,李某不承擔賠償責任。

      結論: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

      三、臺風過境,369塊光伏電板受損

      2017年6月,開平市某酒店與一家環保太陽能熱泵公司簽訂《光伏并網發電項目合同》,約定由該公司為酒店的樓頂光伏并網發電項目提供技術方案設計、設備供應及調試安裝。

      同年8月23日,受臺風“天鴿”影響,該公司已安裝在酒店樓頂的部分光伏電板被大風吹毀。此外,酒店當時有第三方裝修公司在施工,臺風將施工區域已搭建的鐵硼及附屬物吹落,也導致部分光伏電板被砸毀。事發后,雙方核定毀壞的光伏電板共369塊,總價值43.17萬元。

      關鍵信息:

      1、因未交付使用,設備提供方承擔主要責任

      法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已損壞光伏電板的損失應由誰承擔?這家環保太陽能熱泵公司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因臺風突襲致使部分光伏電板受損,應認定不可抗力是造成本次損害的主要原因,酒店大樓上的附屬物脫落是間接原因。

      因被毀壞的光伏電板是在安裝過程中發生,并未交付酒店使用,因此,該公司對造成的損失應承擔主要責任。考慮到酒店對大樓附屬物的管理欠妥,對于被毀壞的光伏電板造成的損失,酌情由酒店承擔20%的賠償責任,即8.63萬元。隨后,該公司提出上訴,案件經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提醒:

      臺風作為一種自然災害,屬于法律規定的不可抗力,在因其造成的法律糾紛中,可以成為相關方免責的依據,但不必然作為免責理由。

      責任的界定,要看其不可預見部分是不是造成損失和傷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在預先獲知臺風信息的前提下,理應予以足夠重視,盡力采取適當的加固措施以避免事故發生或減輕損失。若因防范措施不到位,有可能因存在過錯而導致不可抗力免責的事由不能成立。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