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獲悉,8月18日,阿特斯、東方日升、隆基、通威、一道、正泰新能6家光伏企業聯合發起《關于72版型矩形硅片尺寸標準化的倡議》,宣布對72版型采用的矩形硅片191.X mm標準化尺寸達成了共識:矩形硅片邊距為182.2mm*191.6mm,矩形硅片直徑為262.5mm。
前不久,新一代矩形硅片電池組件尺寸剛剛實現了統一。7月7日,包括晶澳、晶科、隆基、天合在內的九家光伏龍頭企業就組件標準達成統一,即2382mm*1134mm,組件長邊縱向孔位距為400mm/790mm/1400mm,這是光伏行業首次實質性終結紛雜尺寸的歷史。值得一提的是,晶澳、晶科、天合三家龍頭,這次卻沒有出現在191R硅片尺寸的倡議名單上。
業內就硅片尺寸上達成局部共識,依然對行業具有積極意義。
72版型硅片尺寸統一到191R,是硅片舊產能“效率最大化”的選擇
硅片的尺寸取決于拉晶爐能制造的硅棒直徑尺寸。目前不同電池硅片廠商的產品尺寸繁多,僅182mm系列的硅片,就存在182mm *183.75mm、182mm *185.3mm、182mm *186.8mm、182mm *191mm和182mm *210mm等多種尺寸。這導致光伏產業鏈上下游以及背板、玻璃、鋁型材輔材企業都需配套生產不同規格的產品,以致整個行業都普遍存在運營管理難度大、生產效率低、大量物料浪費等困擾。
業內人士稱,這一硅片及電池尺寸統一是過渡性統一,該尺寸是在目前、舊產能限制下,能做到的硅片尺寸最大值。在組件尺寸統一的背景下,硅片尺寸的統一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業鏈成本。
光伏行業已逐步進入大尺寸硅片與組件占據主流的時代。但眼下,硅片供應商手中仍然現存一批2018年底前購置的拉晶、硅片、電池生產線,這批老產能主要適用于當時主流的166mm尺寸硅片。隨著大尺寸硅片技術的快速發展,行業主流很快就由166mm尺寸過渡到182mm尺寸,乃至210mm尺寸。經過對產線改造升級,這批產能所能生產的最大尺寸為182mm。而要生產210mm硅片、電池,則只能更新設備。新設備的升級一方面需要時間,另外也意味著追加投資,硅片制造商面臨新的挑戰。據悉,上述舊產能規模合計超過140GW,在2025年前也仍將是市場的主力。
因而,新確定的硅片尺寸標準其實是基于目前行業技術設備瓶頸之下的統一,是一種較為經濟的選擇,有利于現有產能實現效率最大化。
技術迭代背景下,新產能均瞄準切換210賽道
光伏組件與硅片的制造發展史,實際上經歷了一個由小變大的過程。在電池效率不變的情況下,硅片尺寸越大,意味著組件接觸太陽光面積更大,發電效率自然也就更高,這是光伏行業發展大尺寸硅片的基礎邏輯。
在1981-2012年的30年里,硅片尺寸由100mm發展到156mm;在過去十年,硅片又由156mm擴大到182mm及210mm,近年大尺寸硅片的占比不斷上升。據CPIA統計,2020年,M10(182mm)和G12(210mm)硅片的合計占比還只有4.5%,到2022年已猛增至82.8%,而2023年預計會達到93.2%。
自2021年以來,受益于更高轉化率和更低度電成本的優勢,晶硅電池技術正在經歷由P型到N型的顛覆性變革,新增產能幾乎全部布局選擇了210mm產線。
根據業內相關人士稱,近兩年各大廠商新購入的拉晶、切片、電池片產能都是基于生產210標準產品的。組件龍頭天合光能相關事業部負責人告訴華夏能源網,“光伏組件高功率化,是大勢所趨,我們目前95%以上都是210mm系列組件。”
今年7月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舉辦的宣城論壇上,晶科、晶澳、天合均公開展示了基于210R尺寸電池設計的66片版型產品。(點擊查看:《光伏協會半年會:三家龍頭企業宣布推出2382*1134標準尺寸組件》)。
早在2020年,天合、阿特斯、東方日升就推出了搭載210mm尺寸硅片的超高功率組件。硅片廠商中的TCL中環、上機(弘元)所瞄準的都是210mm尺寸產品。
“中環210目前已經是成熟產品,我們十分看好210系列的市場需求。我們的新增產能都兼容210,因為該產品帶來了更高的生產效率、更低的成本??梢哉f上一代182產品實現更低的市場價格,也和新一代210產能的同臺競爭有很大關系。”TCL中環內部人士告訴華夏能源網。
長遠來看,隨著電池技術與制造技術的進步,大尺寸組件與電池片的主流化,將進一步推動行業標準走向更大的“共識”。
著眼未來,才是推動行業標準應有的邏輯
210組件的問世,引領行業步入了600W+時代,而隨著N型TOPCon電池技術的產業化應用,高功率的想象空間被進一步打開。就在8月18日同一天,天合光能舉辦發布會,宣告其率先行業實現了N型TOPCon 700W+組件的量產,正式開啟700W+時代。從發電成本來看,210組件的單瓦系統成本下降空間將達到0.1元以上,使得應用210組件的電站更具投資價值。
下游組件廠商由于更接近終端市場,其產品與技術的升級將引導中上游產業鏈的一系列變革。據行業權威機構預測,到2030年底N型電池的市占率將會達到80%以上。
專注于光伏電池領域的捷泰科技就對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表示,“除了182mm,目前捷泰已經布局和大量出貨210mm尺寸N型電池片。我們呼吁行業著眼未來,從最優性上考慮,推動形成更具未來指導意義的標準化電池片尺寸。”
行業標準的每一次推動共識,雖然充滿挑戰,但對于整個產業鏈長遠、良性發展至關重要。業內相關人士表示,“光伏行業追求標準統一的驅動力,應該是從客戶價值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制造能力的角度出發。”
所謂“從制造角度出發”,就是“我產線有什么能力我就造什么產品”,如果基于后者邏輯來推動行業標準化,必然是過渡性的,很難跟上整個行業產能升級和創新的步伐。
隨著技術更先進的企業全面推廣標準化的新一代終端產品,全行業走向210mm“紅利時代”已是大勢所趨,未來必將推動行業達成全新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