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要聞 ? 正文

      ?“渝”光為盟 共啟新程 2023重慶分布式光儲與綠色低碳發展論壇圓滿落幕!

      核心提示:追光之人,終會光芒萬丈!

      九月風起,秋意漸濃。20日上午,由重慶市低碳協會、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光伏產業網聯合舉辦的“2023重慶分布式光儲與綠色低碳發展論壇”落地大美山城。來自地方行業協會的相關領導、權威專家、光儲行業領軍企業代表、優秀經銷商等近500人齊聚一堂,共話綠水青山,暢言低碳發展。

      本屆論壇以“‘渝’光為盟 共啟新程”為主題,聚焦能源轉型、光儲融合、BIPV、綠色金融等熱點話題,充分發揮低碳協會及行業媒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打好業務指導、創新服務、資源共享的“組合拳”,以“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以節能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加快推動重慶綠色低碳項目落地實施,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應有貢獻。重慶市低碳協會秘書長傅文杰、光伏產業網總經理張健出席大會并致辭。

       

      嘉賓云集

      傳遞綠色低碳發展的中國之聲  

       

      “我們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未來不斷提高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與全球領先科研院校、咨詢機構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傅文杰在致辭中提到,未來協會還將全力提升綠色創新服務能力,高質量吸納行業優質會員單位,凝聚業內優秀企業家協同發展,為共建美麗重慶、共創綠色生態、共享綠色發展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張健表示,伴隨電力市場改革的深入,儲能經濟性明顯增強,上半年國內新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63GW,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模總和,儲能已成為當下主要發展趨勢和現實需要。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是“十四五”中國新能源發展的主基調。近年來,重慶市積極推動低碳能源轉型,探索山城“雙碳”實踐路徑。2023年上半年,重慶市光伏新增裝機21.3萬千瓦,遠超去年全年(2022年全年光伏新增裝機為7萬千瓦),其中工商業20.8萬千瓦,戶用0.5萬千瓦,以工商業為代表的分布式光伏增速迅猛,逐步成為重慶光伏發展的關鍵動力。

      在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儲能作為電網提升平衡調節能力的重要手段,已成為電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今年6月,重慶市召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要著力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同時將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確定為6個千億級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之一;6月18日,重慶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民營企業投資建設分布式光伏和分布式儲能項目,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大咖論道

      賦能零碳新時代 開啟光儲新征程

       

      主旨演講環節,與會嘉賓圍繞重慶市分布式光伏發展現狀、電力體制改革與分布式市場化交易、工商業光儲融合新模式等方向進行了深入的研討與交流。禾望電氣、天合光能、晶澳太陽能、東方日升、新馳電氣、晶科能源等光伏產業鏈頭部企業出席論壇,集中展示了光儲融合、高效電池組件、大電流逆變器方案等創新技術、產品及應用場景,吸引了線上線下超10000人“圍觀”。

      陳曦

      《重慶電力體制改革與分布式市場化交易》

      重慶理工大學能源經濟與政策研究所所長陳曦以能源革命的緣起和目標為切入點,引出當前能源發展面臨的5大問題——能源供需難以平衡、經濟結構亟需轉型、?態環境不堪重負、能源效率較為低下、價格機制有待完善。他指出,我們要率先保證的是能源安全供應,所有問題的出發點都來自于安全,當能源安全得到保證后,再去考慮價格屬性?,F在電力行業建立的不管是中長期市場還是現貨市場,本質上都是為了讓價格能更清晰地反映目前的供需情況。

      張習文

      《光儲先鋒 剛柔并濟 天合光能分布式能源多場景解決方案》

      天合光能中國區組件技術服務經理張習文重點介紹了國內分布式光伏的市場趨勢,以及天合210高功率組件的八大技術特性。張習文表示,天合光能目前在國內主推的N型組件是中板型和大板型,中板型采用2382*1134mm組件尺寸,最大功率605W,轉化效率能夠達到22%以上;大板型采用2384*1303mm組件尺寸,最大功率700W,基于板型的優勢,整體系統成本能夠節省2-4分/W。

      黃飛

      《禾望分布式光伏系統解決方案》

      禾望電氣光伏解決方案部高級經理黃飛帶來了禾望分布式光伏系統解決方案,其產品涵蓋5—350kW全系列逆變器機型,可完美匹配戶用、工商業、電站型等不同應用場景的組串式方案,滿足客戶不同需求。不僅如此,禾望還推出了管理云平臺,具備全景可視化的運行監控,能源大數據的分析、平臺和用戶數據的安全性、開放式的商業合作功能等,逐步推進光伏業務的智慧化運營和智能化運維。

      杜小洞

      《晶澳高效組件在分布式領域的創新應用》

      澳科技高級技術經理杜小洞重點分享了晶澳最新的產品理念及場景應用方式。據他介紹,晶澳182mm*199mm矩形硅片在提升組件功率的同時,還可以同時滿足包括1762mm、2333mm、2382mm以及2465mm四種市場主流長度組件的生產,擁有更強的產業鏈和行業包容性,真正實現了產業鏈和行業的融合共贏。

      何松

      《210高效組件多場景應用優勢解析》

      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大客戶銷售技術經理何松做了“210高效組件系統應用價值”主題分享。何松表示,降低度電成本是光伏行業發展的核心趨勢,通過210技術平臺疊加先進的n型技術,可以將BOS成本和投資收益率做到最優。演講中,何松還重點介紹了多種技術平臺、多種應用場景的案例解析與系統應用價值分析。在面對平地、山地、水面、工商業屋頂等多種多樣的應用場景中,東方日升現階段各種組件產品都有匹配的最優解。

      楊馨雨

      《中國新型儲能發展現狀與展望》

      奇點能源戰略推廣高級經理楊馨雨從三個維度,對儲能的商業模式進行了細致解析。她指出,對于儲能投資商而言,最大的痛點就是項目的實際數據與立項時候關鍵編輯數據的一致性。奇點能源從完整的系統價值鏈來重新定義系統,真正從用戶的需求出發來定義系統架構,秉承始于工程問題、終于客戶價值,定義了儲能系統集成新標準。

      韓鑫韜

      《綠色金融助力分布式光儲高速發展》

      “金融怎樣支持光伏與儲能?”圍繞這一話題,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高級經濟師韓鑫韜展開論述。他強調,公司下一步的工作是堅持四個方向,即目標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開放導向。其核心是圍繞綠色小微、綠色產業,提供整套的綠色金融服務。

      彭澎

      《2023分布式光伏+儲能趨勢分析》

      “氣候變化對電力市場的影響正逐步顯現,對光伏也是如此。”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深度剖析了分布式光伏與儲能市場的現狀。結合實際案例與數據分析,揭示新能源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彭澎表示,在峰谷價差較大的地方,工商業儲能相較大儲更具經濟性。據測算,浙江、廣東、海南三省儲能投資回收周期均在6年以內。在可實現兩充兩放的省市,疊加全國范圍內峰谷價差持續拉大,工商業儲能經濟性相當可觀。依據測算結果,上述三地回收周期排序為:浙江省4.75年,廣東省5.70年,海南省5.98年。浙江省設有兩個2小時谷時,且全年均有2小時尖峰段,配儲可充分利用峰谷價差,平均峰谷價差達到0.85元/kWh。

      張超波

      《光儲融合助力重慶分布式市場綠色轉型》

      “降本與增效是光伏行業促進項目優質發展的兩大主旋律。”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營銷高級經理張超波表示。晶科Tiger Neo系列組件具備更低的衰減、更優的溫度系數、更高的雙面率以及卓越的質量,能夠助力光伏項目實現降本增效,推動項目優質發展。

      周小曦

      《川渝工商業光儲市場趨勢與愛眾運營數據案例》

      四川愛眾綜合能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市場負責人周小曦對近年來行業的重點政策、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發展情況、影響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兩大要素(電價、光照資源)進行了逐一分析。據他介紹,目前重慶已有25個新型儲能項目集中投用,總裝機容量達到82.2萬千瓦,未來隨著需求的擴大,重慶儲能市場將迎來持續增長。

      童智超

      《小微工商業分布式的產業邏輯與細分賽道差異》

      聯盛新能源集團高級開發經理童智超分析了傳統分布式和小微工商業產業邏輯的六大差異——系統屬性差異、風控原理差異、建設管理差異、團隊部署差異、資產管理差異、管理工具差異。他提到,寄生性、碎片化、非標化是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三大系統屬性,而小微工商業則在三大屬性的基礎上更放大了前者的優缺點,所以傳統分布式的從業者在小微工商業領域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劉驍

      《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碳資產開發及收益》

      重慶碳管家科技有限公司碳管理事業部負責人劉驍為與會嘉賓解讀了碳市場發展過程中的核心背景,并對碳資產的概念、不同碳資產的區別及碳市場交易背后的核心邏輯做了深度解讀,重點分析了分布式光伏碳資產項目的收益情況。

      焦健

      《關于新能源電站資產管理的思考與實踐》

      綠能中環(武漢)科技有限公司資管事業部總經理焦健表示,近兩年,我國光伏產業高速發展,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面對巨大的存量電站及新建電站高質量發展和運維需求,綠能中環開創了“六三四四”(即六個階段全周期、三種價值資管目標、四化閉環管理、四中心未來形態)的資產管理模式,目前,綠能中環相關產品已累計獲得國家級專利/著作權40余個,累計參與開發、建設及運營的電站數量300+,接入電站數據6GW+。

      會議期間,重慶市低碳協會攜手重慶貳佳壹數字傳媒有限公司,雙方簽署戰略協議,旨在加速推動能源轉型升級,助力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

       

      高端對話

      聚勢合力共贏 共創低碳未來

      對話環節,重慶市低碳協會秘書長傅文杰與7位嘉賓就“分布式光伏如何與建筑更好的結合”“重慶建筑領域光伏發展潛力”“重慶光伏市場與其他地方的差異”“分布式光伏發電對儲能的需求”等問題展開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中煤科工重慶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院長、正高級工程師余慶利:目前國內已經有多地出臺了對儲能的配送要求,儲能技術在未來建筑應用中也是大有可為。有可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將光伏發電系統與建筑中高能耗的系統相連接,通過物理方面的儲能、儲熱,來解決我們在電力方面的需求。

      重慶大學管理科學與房地產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委委員蔡偉光:目前重慶有大約2500萬平方米的屋頂可以安裝光伏,按1萬平方米1兆瓦計算,大約有2300兆瓦的裝機容量。要挖掘重慶光伏的市場潛力,還需要更好的市場化機制、更好的模式來推動。

      四川美術學院工業與產品設計系主任、副教授吳菡晗:綠色設計作為一種新的創新驅動力,它可以在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去介入,進行管理和評估,它是連接產品和消費者、產品和生產者之間非常重要的媒介,它可以把我們的技術、材料、工藝和硬核科技轉化為產業價值,是非常好的推動力。

      禾望電氣華中區總經理孔明敏:重慶的光照相對較差,戶用包括平臺公司在重慶做的也不是很多,但重慶的工業基礎比較好、用電量大、用電差價也高,加上重慶的政策支持,我相信未來工商業會大有作為。

      重慶理工大學理學院物理與能源系主任、綠色能源材料技術與系統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技術總監、副教授李邦興:現在我們國家對新能源、儲能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未來“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的落地,也需要新能源和儲能的支持,從教學的角度講,我們也希望能與企業有更多合作,讓學生在進入企業之前,就能提前從感官認識并了解到光伏、儲能電站。

      新馳電氣集團新能源事業部總經理鄭玲瓏:重慶的光照條件一般,但好在有一個“新”字,目前重慶所有的光伏活動都處在萌芽階段,未來有巨大潛力,這也是我們作為生產企業和平臺商來到這里的基本點。

      至此,為期一天的“2023重慶分布式光儲與綠色低碳發展論壇”圓滿落下帷幕。本屆論壇的成功舉辦,為進一步推動重慶光伏(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統一了思想,明確了方向。

      追光之人,終會光芒萬丈!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引導、政策加持、企業配合以及全體光儲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下,重慶乃至中國光伏(儲能)產業定能邁上一個嶄新的臺階。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