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為新能源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不久前,在央視《對話》的“出發!去中東”節目中,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如是說。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光伏遭遇史上最強內卷,“不出海,就出局”已然成為業內共識。剛剛結束的上海SNEC展上,天合、晶科、晶澳、隆基等光伏龍頭企業負責人均提到了出海計劃的相關事宜。
眼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又貿易“大棒”揮向東南亞,中國光伏出海的方向,必須做出改變。
中國光伏“闖”中東!
6月,國內三家光伏企業先后披露了赴中東建廠的計劃,細分龍頭、跨界公司、一體化巨頭……不約而同地開啟了“產能遷移”之旅。
月初,協鑫科技公布了其首個海外硅料廠的進展,有望落子阿聯酋,合作伙伴為阿聯酋主權基金穆巴達拉(Mubadala)的全資子公司MDC POWER HOLDING COMPANY LLC。協鑫科技公告稱,將與穆巴達拉探索潛在合作機會,“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當地建立具全球及地區重要性的綜合硅生態系統”。
6月13日,鈞達股份發布公告稱,已與阿曼投資署共同簽署《投資意向協議》,擬在阿曼投資建設年產10GW高效光伏電池產能。公告還透露,投資計劃的總投資金額約為7億美元,項目分兩期實施,每期年產能5GW。
一周前,安泰新能源宣布與Bahra Electric簽署協議,雙方就在沙特阿拉伯吉達成立合資公司和工廠的意向達成一致。該工廠建成后將為中東地區提供太陽能跟蹤系統的產品和服務,并將與本地IPP和EPC緊密合作。預計合資工廠落地后,將成為安泰新能源全球首個海外合資生產基地,計劃在2025年實現年產能8GW的目標,2026年達到15GW,2027年達到24GW。
上海SNEC展會期間,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ACWA Power”)與三家中國太陽能光伏組件供應商晶科、隆基和通威簽署《太陽能光伏組件框架協議》。此前中信博、TCL中環、天合光能等企業也均已披露出海中東的規劃。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光伏企業切入中東市場并非是初來乍到,以晶科能源為例,該企業早在2011年便宣布進軍中東,目前產品已覆蓋中東地區大部分國家,占據將近45%的市場份額。
“石油王國”尋求轉型?
提到中東,不免會讓人聯想到“土豪”、“石油”與“天然氣”。
中東世界被稱為石油寶庫,石油儲量約為全球的49%,天然氣儲量接近39%。自20世紀發現這一寶藏以來,人類已開采它長達一個多世紀。倚靠“黑色黃金”,中東各國快速積累了巨額財富。但同時,對油氣資源的過分依賴,也造成了當地其他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尤其是可再生能源。
2012~2021年,中東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增長率僅為76%,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2%。2021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量3587GW,而中東地區僅為24GW,不及全球裝機容量的1%。
眼下,全球能源格局已然發生轉變,過去單純依賴開采和銷售石油的盈利模式正逐漸喪失原有的吸引力,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認識到多元化投資的必要性。如何加速經濟結構的調整,推動經濟從單一的能源依賴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正成為“土豪”們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為此,“石油王國”的沙特率先行動,于2016年4月發布了“2030愿景”,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達到60GW,其中光伏裝機增加至40GW,如果該目標實現,沙特將躋身全球前五大光伏市場。
2022年,年輕的沙特王儲小薩勒曼豪擲5000億美元(3.6萬億元)推動“未來城市”計劃,這座可容納500萬人的“科幻之城”將全部使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實現100%零排放。為實現這一遠大目標,沙特能源部還計劃拿出1萬億沙特里亞爾(約1.8萬億元)以生產清潔能源,并希望從“石油國家”轉型為“能源生產國”。也就是說,僅沙特就提供了萬億規模的掘金空間。
緊隨其后,阿聯酋、阿曼、埃及、約旦、科威特等國也分別提出截至2030年到2050年不等的能源轉型規劃。有常駐中東的能源業人士感慨,在能源轉型計劃的驅動下,明顯感到沙特、阿聯酋開始爭奪外資。
中國企業優勢明顯
長遠來看,中東光伏市場的發展勢頭遠優于國內,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中國企業擁有巨大機遇。
受惠于中國與中東國家穩定的雙邊關系,多個中東國家都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響應者,這為企業在當地開展項目、進行投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2022年12月,中國和沙特兩國元首簽署中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協議后,兩國在能源等領域的往來持續“升溫”。全球石油巨頭的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重倉”布局中國市場。2023年3月,全球石油巨頭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宣布斥資122億美元聯手兩家中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計劃在遼寧盤錦建設大型煉油化工一體化聯合裝置。當月,沙特阿美又宣布收購中國榮盛石化公司10%的股份,金額為36億美元。

這樣的合作正從傳統能源邁向新能源。
2023年8月,陽光電源與全球知名EPC公司Larsen&Toubro(L&T)簽訂協議,為沙特NEOM新城2.2GWac單體光伏項目提供逆變器解決方案。該項目直流側裝機2.97GWdc,是全球單體最大光伏電站之一,為NEOM綠氫項目供能。這也是繼雙方去年12月簽署NEOM新城600MWh儲能系統協議后的再次合作。
2023年9月,晶科科技發布公告,由下屬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將投資建設沙特阿拉伯400MW光伏發電項目,投資總額約3.1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3億元)。
同年10月17日舉辦的“一帶一路”企業家大會上,TCL中環與Vision Industries共同簽署了《聯合開發協議》,宣布將在沙特共同建設晶體晶片項目。今年5月,雙方已經簽署了合作條款清單,現在新簽的協議進一步明確了該項目一期目標產能為20GW,這標志著雙方的合作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
整體來看,中東市場的潛力普遍被行業人士所看好。根據Infolink預測,中東的需求量將在2027年達到29-35GW。
可以預見,隨著中東新能源市場的快速崛起,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新能源企業布局中東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擁有新能源技術沉淀和創新能力、中東銷售渠道資源豐富、品牌影響力強、融資能力強,且能提供因地制宜產品解決方案的企業將在中東市場的競爭中占據優勢。
責任編輯:阿越
校對:菠蘿包
審核:老張
特別聲明:光伏產業網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