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企業 ? 正文

      第三屆分布式光儲生態大會成功舉辦,22位知名行業大咖縱論“光儲+”

      核心提示:2024年度分布式光儲四大獎項同期頒發。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光伏、儲能等新能源產業正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光儲融合、光儲協同,優勢互補效應突出;光儲賦能千行萬業,助力更多領域減碳降碳,共同繪就“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美麗畫卷。

      9月20日,由華夏能源網、華夏光伏、華夏儲能主辦,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江蘇省儲能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2024)分布式光儲生態大會在江蘇蘇州舉辦。本屆大會以“賦能千行萬業·繪就綠水青山”為主題,數百名行業同仁在現場就分布式光儲生態建設、落地應用等議題展開了深度交流。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江蘇省儲能行業協會會長朱俊鵬、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執行理事長杜光林、協鑫能科董事會秘書楊而立等20位嘉賓出席會議,山東省太陽能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曉斌、河北省光伏新能源商會秘書長馬獻立共同主持會議。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在大會上發表了開幕致辭。他指出,受國內消納問題和復雜國際環境影響,當下光伏行業身處第四輪下行周期,這需要各方更多發揮建設性作用,堅定信心向前看,光伏、儲能等新能源行業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劉譯陽強調了分布式光儲在能源轉型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指出無論是光伏還是儲能,都無法單獨支撐能源轉型,所以各方要努力建立機會平等的市場,而不是壟斷性、歧視性的市場。地方電網公司要站在更高維度,大力推動綠電消納;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考慮地更全面,為行業發展提供更好的土壤,推動人才交流。同時需要加強監督,對于行業里出現的不正當做法,要勇于批評,并及時向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報告,協會將密切關注。


      江蘇省儲能行業協會會長朱俊鵬在致辭中表示,過去幾年,分布式光儲技術飛速發展,分布式光儲系統作為高效、清潔、可再生的能源解決方案,對于推動能源革命、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但分布式光儲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儲能技術的成本仍然較高,制約了其大規模應用;電網的智能化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以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相關政策法規也需要不斷完善,為行業發展提供更加穩定和可預期的環境。


      協鑫能科董事會秘書楊而立在致辭中表示,國家對分布式能源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今年分布式能源還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但同時要清醒地看到行業仍面臨一些問題:在法律法規方面,分布式光伏入市與現有保障性收購要求相矛盾,目前大量省份缺乏新能源入市的政策指引、路徑設計和實施細則;在價格機制方面,反映分布式光伏價值的分時價格機制不健全;在市場機制方面,需要更系統、精細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市場機制設計,以充分發揮分布式光伏的潛力;在系統調節方面,需要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系統調節機制,讓分布式光伏在能源轉型中發揮更大作用。

      楊而立認為,針對這些問題需要做好頂層設計,明確市場導向,注重合理公平,需要全行業共同努力,提高分布式能源的系統效率和經濟性;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建立合理的價格體系,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華夏能源網創始人兼CEO王康鵬代表主辦方致辭,對各位領導嘉賓、行業同仁風雨無阻來到現場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在雙碳進程中,分布式光伏、儲能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當下面臨兩大難題,一方面是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是消納難。分布式光儲的進一步破局,需要在光儲深度融合上做文章,光儲一體、光儲協同,發揮出“光+儲”的良好互補效應;需要在場景落地上做文章,深度結合千行萬業發展“光儲+”,挖掘出更多增量空間,共同繪就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美麗畫卷”。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以《最新分布式光儲政策分析與市場展望》為題做了演講,她認為“光儲直柔”是分布式新能源發展的新模式,通過直流配電和柔性用電,可更好地實現新能源的就地消納和更高效的應用。

      同時,她介紹道,今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上網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75%,目前光伏裝機量仍在創新高,分布式增長空間可期。由于高比例新能源需要大規模新型儲能,也帶來了儲能市場規模增長。在工商業分布式場景中,配備儲能也能帶來一定經濟性,例如東中部省份分布式光伏度電收益需求在0.26元/千瓦時左右(按小時數1100),配置50%的2小時儲能,分布式光儲度電收益需求在0.33元/千瓦時左右。同時,分布式光儲結合的商業模式,可以降低收益風險,規避斷崖式收益變化。


      在光儲融合及產業應用方面,行業領軍企業在大力布局,并取得了不錯的成就。天合光能解決方案創新中心解決方案專家魏本鋼分享了天合的實踐經驗,他表示,單一光伏電站或儲能電站具有局限性,光儲互補的需求正在增長,而實現分布式光儲融合的關鍵在于光儲荷的有效聯動,要落實光儲荷有效聯動,其核心中樞是能源管理平臺。對于光儲與產業的融合,源網荷儲一體化是關鍵路徑,此外,AI應用在風光儲等新能源融合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隆基綠能全球分布式市場負責人霍焱以《高效BC電池技術打開分布式光伏應用新空間》為題做了精彩分享。他表示,分布式場景復雜,需求多樣,而BC作為未來的主流平臺技術,可以兼容多種技術,并具有安全性高、轉化率高、弱光發電好、單面發電效率高、重量輕等優勢,非常適合分布式市場。在實證中相比TOPcon產品,隆基Hi-Mo X6產品平均發電增益可達3.64%,X6 Max產品平均發電增益可達3.29%,給分布式電站業主帶來更高的收益價值。


      晶澳科技中國區技術經理繆軍政指出,光伏發電具有投資價值、環保減排、能源趨勢、平價用電、緩解限電、安全可靠的六大優勢。以蘇州本地的項目為例,1MW分布式電站25年累計發電量約2400萬度,相當于節約標準煤8235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194噸??娷娬€分享了晶澳解決方案在黨政機關、學校、醫院、車棚等多個分布式場景的應用,晶澳高效組件以良好性能領航行業新趨勢。


      天合富家數字能源部負責人嚴駱鍇在分享中介紹了天合富家光儲充方案的應用實踐。他指出,當前分布式光伏消納困難、紅區頻現,疊加谷段電價調整沖擊光伏發電收益的行業背景下,“光儲充協同”是破局的關鍵。不過光儲充集成仍存在光伏間歇性與不穩定、功率預測的不確定性、電網接入與穩定性、以及多源異構設備集成與動態匹配的挑戰,智能協同的需求凸顯,天合富家以數智能源解決方案賦能分布式新業態。


      北京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紀振雙認為,質量與安全是分布式的生命線。當前,光伏發電技術質量及安全防控水平與日益變化的應用需求間的矛盾愈發突出,產業需要苦煉內功,實現“規模擴張”到“量質齊升,以質保量”的蛻變。對未來電站的技術特征,紀振雙總結為20個字——高效集約、安全可信、網荷友好、生態融合、主動可控。未來,要用“高質量”筑牢光伏產業長遠發展的“護城河”。


      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副會長王繼祥就“光儲+物流”話題做了深度解讀。他表示,在物流行業,光伏與儲能的結合將是未來發展趨勢之一。過去,在物流領域,倉庫屋頂光伏發電基本上是除了自用其余都上網,但是余電上網經濟效益不好,一些倉庫探索倉庫發電與周邊電力消耗結合,如新能源重卡的換電應用。隨著儲能技術發展,充電站建設加快,快充技術成熟,分布式光儲技術在物流業應用有巨大市場空間(點擊查看華夏能源網專訪王繼祥——《王繼祥談“光儲+物流”:綠電利用率低是市場堵點》)。


      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理事、綠色大學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同濟大學教授譚洪衛就“光儲+教育”做了分享。他表示,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校園建筑上的應用,面臨成本、效率、美學等方面的挑戰,很多校園建筑和其他城市建筑上,屋頂光伏的安裝非常粗放,缺乏對觀感的考量,俯瞰時像是在建筑上打了“藍色補丁”,校園光伏的發展要結合建筑美學。此外,光伏與建筑的使用壽命不一致,是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點擊查看華夏能源網專訪譚洪衛——《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譚洪衛:建設“綠色校園”不等于搞綠化》)。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化工園區處、綜合評價處處長劉思明前瞻分析了“光儲+石化”的市場機會。他表示,化工行業節能降碳的壓力非常大,對新能源產業需求比較高,未來化工行業和光伏行業的融合會越來越深,無論是在化工園區層面,還是在大型單體化工項目層面,引入綠電和綠氫都是中長期節能降碳的必然選擇。目前,中國已經有數個大型煤化工項目引入綠氫,化工行業引入綠電和綠氫已經從概念走向工程化實踐。(點擊查看華夏能源網專訪劉思明——《劉思明談“光儲+石化”:綠色轉型“不能打無準備之仗”》)。


      中交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徐小勇結合項目實踐就“光儲+交通”做了分享。他表示,“交能融合”是行業發展方向,但目前交通低碳化程度不高、改造體量大、實施難度大、造價成本高、負荷不均衡,要解決這些痛點,就要進行整體解決方案設計,綜合考慮風、光等可再生資源分布特點,微電網網絡架構、負荷需求特性和儲能運行特點,構建用能自洽水平較高的系統模式,“源網荷儲一體化”是實現交通能源資源最大化利用的好模式,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發展路徑(點擊查看華夏能源網專訪徐小勇——《中交光伏徐小勇:“光儲上高速”已是大趨勢,“源網荷儲”政策是關鍵》)。


      江蘇凌眾新能總經理吳仕梁博士表示,光伏行業的趨勢從大電網擴展到微電網,開始分散型發電、局地化發電;從剛性到柔性化、輕質化,以適應不同的應用環境和場合;從固定化到移動化、便攜式,從單一發電到光伏建筑一體化,追求美觀、低碳排放、功能集成。凌眾新能的IBC高效輕質組件更適合分布式場景,不僅有高可靠性、耐紫外、耐老化、抗隱裂、可彎曲等優勢,還可定制多種色彩和版型,更低重量與更好柔韌性,適用于低載荷屋頂、曲面安裝以及移動式能源等應用。


      協鑫鑫陽光戶用公司公共關系與品牌中心助理總經理錢婧表示,針對譚洪衛教授提到的光伏建筑一體化的壁壘,協鑫的鈣鈦礦產品已經可以達到建材級別。在分布式場景中,協鑫鑫陽光已經推出戶用光伏解決方案,通過太陽能熱電聯供系統、鈣鈦礦光伏陽光棚、鈣鈦礦光伏車棚、向日葵光伏系統、家用儲能等鑫陽光家用綠色能源解決方案,覆蓋整村匯流、工商業、平屋頂、斜屋頂、陽光棚、庭院等場景。對于消費者關注的收益問題,經過測算,4-7年可收回成本。


      綠能中環總裁李韌在分享中指出,分布式資產運營有四大特點與難點:由于逐年建設累計資產規模越來越大,造成了電站容量大、數量多、分布廣,對資產運營現狀難以透明可視;資源限制促使建設類型越來越豐富,設備類型與數量多、數據量大,對設備運行情況難以匯集可測;人員越來越多粗放化管理問題越發突出,人員多、暴露問題多,對規范、高效運維標準難以統一可控;降本增效缺少數據支撐無從下手,缺少評價、考核等體系,對未來決策支持難以實現可知。對此,需要建立統一的綜合能源數智化運營平臺,通過建立可視化的資產臺賬,通過可測、可控運維保障資產健康,可知的經營提升資產綜合利潤,最終實現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愛旭股份產品行銷總監王帥分享道,分布式光伏面臨六大挑戰:一是有限的屋頂面積如何發更多綠電;二是陰影遮擋,灰塵遮擋,發電量快速降低;三是屋頂踩踏,野蠻施工,導致組件隱裂明顯;四是組件熱斑效應、嚴重影響發電量和組件壽命,有潛在火災風險;五是高溫區域,組件急速降額,發電量不及預期;六是組件衰減,影響生命周期發電量。對此,愛旭堅定選擇單結晶硅光伏電池的終極技術路線ABC技術,可有效解決上訴難題。在收益方面,以1萬平米屋頂為例,對開發商EPC而言,單瓦利潤率不變情況下,利潤總額提升7.4%(約37萬);對投資方而言,有更短的投資回報時間,IRR提升2.4%,生命周期多發電9.7%。


      TCL光伏科技商用業務中心業務高級經理江波分享到,校園需要綠色電力、零碳賦能,TCL光伏科技在低碳校園領域擁有多年實踐經驗,在場景方面,利用建筑屋頂、長廊、體育場所、停車棚等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在運營方面,通過數字化能源管理,將綠色低碳發展融入校園建設;在產教融合方面,校企聯合開展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在社會價值方面,通過校企融合,助力學校解決學生實習和就業問題。截止2024年,全國已建成27所TCL光伏低碳校園,總裝機量1614.65KW,總發電量5077萬度,減排二氧化碳4萬噸,相當于植樹224萬棵。

      為樹立行業標桿、表彰先進典范,推動分布式光儲行業創新發展,促進技術進步和市場應用,大會現場還舉行了“2024年度分布式光儲金牌產品獎”、“2024年度分布式光儲典范項目獎”、“2024年度分布式光儲領軍企業獎”、“2024年度分布式光儲智能運維獎”四大獎項的頒獎儀式。

      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執行理事長杜光林、蘇州新能源汽車產業商會會長張繼彪、山東省太陽能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曉斌、華夏能源網創始人兼CEO王康鵬為28家獲獎企業頒發了獎牌,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附:2024年度分布式光儲四大獎項「光榮榜」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