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企業 ? 正文

      21.5%! 冷凍激光表面鈍化技術持續助力鈣鈦礦穩效協同新篇章

      核心提示:2024年11月,纖納光電766cm2中型鈣鈦礦組件經中國計量院認證,獲得了21.5%的轉換效率(正反掃平均值)(圖1)。該組件結晶工藝使用了纖納光電新開發的冷凍激光表面鈍化技術(簡稱“凍晶”技術)。這一新的里程碑,是繼鈣鈦礦小組件23.65%的效率突破后,在“凍晶”技術助力下取得的又一重大技術突破,充分驗證了其在優化大面積鈣鈦礦結晶質量方面的可行性,為解決鈣鈦礦面積放大效率損失的頑疾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2024年11月,纖納光電766cm2中型鈣鈦礦組件經中國計量院認證,獲得了21.5%的轉換效率(正反掃平均值)(圖1)。該組件結晶工藝使用了纖納光電新開發的冷凍激光表面鈍化技術(簡稱“凍晶”技術)。這一新的里程碑,是繼鈣鈦礦小組件23.65%的效率突破后,在“凍晶”技術助力下取得的又一重大技術突破,充分驗證了其在優化大面積鈣鈦礦結晶質量方面的可行性,為解決鈣鈦礦面積放大效率損失的頑疾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image.png

      鈣鈦礦晶體的缺陷,尤其是表面缺陷,一直是制約其轉換效率提升的關鍵因素。傳統的大面積鈣鈦礦晶體缺陷鈍化方法,如高溫退火等,往往過于“宏觀”,無法區分修復表面缺陷與體相缺陷,因此會陷入局部修復得當,其它部分“矯枉過正”的困境。
       
      image.png
      圖2 冷凍激光表面鈍化技術示意圖

      纖納光電的“凍晶”技術則徹底顛覆傳統,通過超快激光的精確深度調控與高精平臺及光束角度的精心設計,實現了在鈣鈦礦晶體表面僅十幾納米范圍內的瞬間局部退火,而體相晶體則保持低溫穩定(圖2)。這一技術創舉,在微觀層面構建出陡峭的溫差梯度,精準鈍化表面缺陷的同時,避免了體相晶體的過度生長,從而推動大面積鈣鈦礦組件效率邁向新高度,更標志著在鈣鈦礦GW時代征途上,公司穩效協同戰略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相關技術成果已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發明專利申請。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