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重要時點,承前啟后,如何錨定目標任務備受各方關注。
對于光伏人來說,在這個不平凡的歷史節點上開啟“兩會時間”,意義重大而深遠。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風電光伏躍升發展,截至2024年底,全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8.9億千瓦,同比增長45.2%;風電裝機容量約5.2億千瓦,同比增長18.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總量突破14億千瓦。
2025年開年,光伏行業又迎關鍵轉折,兩大重磅政策——《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和《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的發布,進一步推動了分布式光伏進入新時代,行業正經歷從“野蠻生長”到“精耕細作”的深度調整期。
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全國兩會,光伏領域的代表、委員共計10人。他們對未來趨勢的預判、對光伏行業的建言獻策,將為站在時代新起點上光伏人指明前進的方向!
曹仁賢
建議與周邊國家構建碳市場跨地區鏈接,推進碳市場國際化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表示,可通過增強我國碳市場的國際影響力,促進低碳經濟發展。對此,他提出建議,包括開展多層次碳市場區域合作,與周邊國家碳市場實現跨地區鏈接;與周邊國家建立碳交易市場合作與交流機制,推動區域碳市場能力建設;基于巴黎協定第6.2條和第6.4條,加快我國自愿減排機制與全球市場深度融合與接軌,積極參與國際碳信用開發與交易,提升國內碳信用產品的國際認可度。
高紀凡
防范“內卷外溢”引發光伏產業出口風險

全國人大代表、天合光能創始人、董事長高紀凡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交了多篇議案和建議。議案主要圍繞《民營經濟促進法》《專利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招標投標法》提出建議;呼吁綜合整治光伏行業的內卷式競爭,防范“內卷外溢”帶來的光伏產業出口風險,大力發展智能微電網和新型儲能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以及加強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的協同發展。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高紀凡表示,科技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的緊密結合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他指出,知識產權保護不足導致行業內卷和惡性競爭,破壞了行業健康發展。為此,高紀凡呼吁全社會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推動創新成果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他強調,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這是推動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
高紀凡最后表示,天合光能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光伏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企業也將堅定不移地維護知識產權,為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他呼吁全行業共同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為光伏產業走向更高水平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劉漢元
加大力度支持我國“新三樣”產業鏈出海
加大力度支持我國“新三樣”產業鏈出海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圍繞設立十萬億元股市平準基金和十萬億元樓市穩定基金及加快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等方面提出建議。
此外在3月3日,劉漢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建議政府積極引導,加大政策驅動力度,推動中國“新三樣”產品走出去、產線走出去、技術走出去、人才走出去、服務走出去、EPC走出去,全產業鏈集體走出去,有力支撐并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劉漢元代表表示,截至2024年底,中國光伏、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的市場占率分別達到85%、79.8%、70.4%,具備較大的領先優勢。“新三樣”產業鏈出海過程中,不但能加快發達國家能源轉型步伐,還能幫助“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廣大欠發達國家跨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步踏入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推動全球能源體系轉型升級。
劉漢元代表建議,支持中國企業、中國資本加快出海步伐,在廣大欠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投資建設新能源項目,為當地打造可再生能源發電基礎設施,既滿足當地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創造就業機會,拉動經濟增長,又使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獲得合理收益,提升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實現雙方互利共贏。“新三樣”產業鏈出海,將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和能源轉型注入強勁動力,成為中國積極踐行大國擔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注腳。
除此之外,今年全國兩會,劉漢元代表還將圍繞健全追溯機制將綠證納入產品碳足跡計算、以專利為抓手推動光伏行業創新發展、推動綠色生資飼料產品發展等方面提出相關建議。
南存輝
涉及新質生產力、光伏新能源等

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工商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帶著“科技創新驅動綠色轉型”的思考抵京奔赴全國兩會,助力民營經濟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再創新優勢。
今年,南存輝的十來份提案涉及新質生產力、光伏新能源、綠證交易、企業全球化等主題,就如何推動電力新能源行業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鐘寶申
大力發展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將圍繞大力發展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提高農村建筑光伏標準,促進農村新能源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加強光伏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和原創技術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
鐘寶申建議,動員各方力量,加強對BIPV的推廣普及;落實“雙碳”行動,新的五年計劃納入BIPV的發展目標;加強頂層規劃,從國家層面完善BIPV標準體系。同時,他還提到,“我國光伏產業技術發展已進入無人區,實現突圍要靠自主創新的原創技術。積極引導市場應用先進技術產品,為先進技術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加大原創技術研發投入力度,全力促進自主創新。”
李東生
優化科技制造業融資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準備了《關于優化中國科技制造業融資環境的建議》《關于加強AI深度偽造欺詐管理的建議》《關于降低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參保門檻的建議》等代表建議。
關于優化中國科技制造業融資環境的建議:(1)對頭部科技制造業提供資本市場的創新服務和支持;(2)對頭部科技制造業適度放寬股權融資限制;(3)按照明確的法規審批項目,提高資本市場融資的可預期性。
關于加強AI深度偽造欺詐管理的建議:(1)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合成內容標識管理規章制度的出臺;(2)明確對人工智能深度合成服務商未履行標識義務的懲罰制度;(3)加強深度合成內容標識技術標準和發布的管理;(4)加強國際合作,形成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的有效監管,推動國際標識管理和技術標準的統一。
關于降低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參保門檻的建議:(1)下調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統籌基金繳費費率,在不影響其社保待遇的前提下,減輕繳費負擔;(2)建立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納動態調整機制,提供月度變更繳費檔次的機會;(3)全面取消靈活就業人員部分險種的社保參保限制,統一全國參保條件和標準。
王剛
希望鈣鈦礦產業鏈作為新質生產力代表列入國家“十五五”規劃

全國人大代表、金晶科技董事長王剛表示,非常關心新一代的太陽能光伏新技術——鈣鈦礦產業鏈,特別是山東有了打破國外“卡脖子”技術——TCO導電膜玻璃,這是鈣鈦礦的一個主要材料。希望鈣鈦礦產業鏈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能夠在國家列入“十五五”規劃的時候,作為一個重點考慮。
在2024年兩會期間,王剛就曾建議把“以鈣鈦礦、碲化鎘柔性電池為核心的綠色能源產業鏈”納入國家重點支持產業鏈目錄。
據悉,金晶科技已成功將TCO玻璃應用于多個標志性項目,如內蒙古蒙西基地的鈣鈦礦電站項目、衢州漁光互補鈣鈦礦電站、廣州白云火車站的碲化鎘發電系統等多個全球首創的光伏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