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組件招投標市場中標價格呈現上升態勢,并逐漸趨于穩定;另一方面,市場也迎來久違的漲價信號,多家龍頭企業集體上調組件價格,報價有持續拉升至0.75元/W的趨勢。具體來看:
中標價格趨穩
2月8日,垞城礦采煤塌陷區光伏發電項目光伏組件采購中標結果公告,該項目采購N型620Wp雙面組件,通威以6529.50萬元的價格中標,折算單價約為0.726元/W。
2月17日,三峽集團2024年光伏組件框架集中采購(第二批次)中標候選人公示。中標價格在0.692-0.705元/W之間,均價為0.696元/W。

3月5日,大唐集團2025-2026年度22.5GW光伏組件框架采購中標候選人公示。本次項目共分為3個標段,其中標段一TOPCon組件單價為0.692~0.705元/W,Top4組件企業報價均為0.705元/W;標段二HJT組件單價為0.708~0.723元/W,標段三BC組件的單價為0.745元/W、0.75元/W。
值得一提的是,在BC標段中,愛旭以5厘/W的價格優勢位列該標段第一中標候選人。而在湖南潭州新能源有限公司30MWTOPCon雙玻組件、30MWBC雙玻組件采購項目(二標段)中,項目采購BC雙玻組件,愛旭又以0.78元/W的價格中標,為2月以來光伏組件最高中標價格。

3月7日,晉能控股晉北能源(山西)有限公司晉北采煤沉陷區新能源基地光伏組件集中采購項目中標候選人公示,此項目擬采購6GW雙面雙玻182*182-210mm/210mmTOPCon組件,投標單價在0.705~0.721元/W之間。

由此來看,在2月以來的組件招投標市場中,價格呈現穩步回升態勢,雖然低價投標的現象依然存在,但主要來自二三線廠商,頭部光伏企業似乎已經達成了某種共識,堅守了“價格底線”,對于不愿也疲于打價格戰的光伏行業來說,這是大家都樂于見到的。
組件報價上漲
開年以來,兩項重磅政策《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和《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的相繼發布,讓2025年的光伏江湖正上演一場“生死時速”——“430”“531”成為了兩大搶裝節點。
再加上春節之后市場回暖,需求拉動之下,多家龍頭組件短期內有所漲價。根據某知名一線品牌調價通知,目前組件價格從0.67元/W上調至0.72元/W,廠家銷售們忙得不可開交。天合、隆基等頭部企業組件出廠價也在上周上漲0.02-0.05元/W,并且國內市場及歐洲市場都已確認漲價。行業預期組件價格中樞有望向0.8元/W區間靠攏。
而“531”之后的組件價格怎么走?業內普遍認為將會出現回落。Infolink認為,須要觀察海外需求是否能穩定增長,目前看來歐洲、中東、巴基斯坦、南非的需求表現穩定增長,五至六月或將仍有一定支撐性。再者,則須要觀察自律行為之下廠家排產是否能持續維持謹慎。但對于長期是否能都維持0.7元人民幣以上的水位則有待衡量。
光伏企業應提前做好準備,采取更好的經營策略和調節辦法,以穩固這來之不易的積極趨勢。
“反內卷”被多次重申,積極態勢能否保持?
招投標價格與組件報價雙雙回升除了受到政策刺激之外,還與近期被多次提及的“反內卷”密不可分。
2月25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部分企業公平競爭座談會,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綠能等7家企業有關負責人圍繞整治“內卷式”競爭進行深入交流。

而從去年開始,“反內卷”就一度成為輿論焦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再度成為熱議。作為近年來“內卷式”競爭的高發地,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直指新能源行業“內卷”的典型表征,“價格戰愈演愈烈,部分光伏組件售價已跌破成本線”……
雖然“內卷”帶來了成長的陣痛,也帶來了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契機。在市場與政策的共同驅動下,行業從“卷價格”到“卷技術”、“卷創新”的轉變明顯,雖然長期來看,整個行業回歸良性發展軌道還需要多方努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零星出現的可喜信號,對飽受嚴寒已久的光伏行業來說,無疑是振奮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