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要聞 ? 正文

      突破1800億!這座新誕生的千萬人口大市,光伏早已“一騎絕塵”

      核心提示:3月18日-19日,光伏產業網、儲能產業網將在安徽·合肥組織召開“2025第七屆安徽分布式光儲發展論壇”。
      又一個千萬人口大市,誕生了。
       
      正是合肥。
       
      2024年,合肥常住人口達1000.2萬人,首次突破千萬大關,與此同時,合肥GDP總量達1.35萬億,躋身20強之列。如今,這座曾被戲稱為“最沒存在感省會”的城市,已頭頂“萬億GDP”、“千萬人口”兩大光環(全國第16座“雙萬城市”),以黑馬之姿,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快速發展的背后,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從傳統產業到新興產業,合肥正在各方位全面崛起。2024年,合肥光伏和新型儲能規模突破1800億元,逆變器產量穩居全球第一,儲能系統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二,以光伏、儲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爆發式增長,正一躍而起成為支撐城市向上的核心力量。
       
      /01/ 霸都的光儲“野心” 
       
      早在2010年,合肥發展光伏的野心就已經顯露,率先喊出要做“中國光伏應用第一城”的口號。十五年后的今天,合肥市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集群堅持全產業鏈布局,打造先進光儲產業創新高地,已集聚超百家上下游規上企業,吸納就業超6萬人,以陽光電源、晶澳太陽能、晶科能源、協鑫集成新能源、國軒高科、大恒能源等企業為代表,展現了合肥在光儲產業創新高地上的強勁實力。
       
      作為最早發現光伏產業未來潛力的城市之一,2013年,合肥在國內城市中最早一批出臺光伏專項政策(《關于加快光伏推廣應用促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度電補貼、光伏項目扶貧等經驗全國首創。由此看來,合肥的逆襲絕非偶然,政策膽識、技術創新、區位優勢,三者合力讓這座“最牛風投城市”再次站上新能源浪潮之巔。
       
      2022年,合肥市經信局等部門印發《合肥市“十四五”光伏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要形成以高端光伏制造、新型儲能裝備、智慧光伏系統集成、分布式智慧光伏發電示范應用為主的特色光伏產業體系,打造國家級光伏產品認證、分析、檢測中心,培育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先進制造業集群。
       
      2023年12月1日,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建設推進大會在合肥召開。彼時安徽省委書記就在會上強調,要加快建設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強省。
       
      2024年5月13日,安徽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合肥市有效投資專項行動方案(2024)》。文件提出,實施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行動計劃。聚力打造“6+5+X”產業集群,力爭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成為國家級戰新產業集群。
       
      儲能方面,合肥更是積極搶抓國家信號,發布新型儲能2023-2027年發展規劃,目標到2027年,全市兆瓦級電化學儲能電站達100個,總裝機規模達150萬千瓦;集聚新型儲能產業鏈企業150家,營業收入達到1500億元以上,力爭新增儲能營收超五百億元企業1家、超百億元企業3家,爭創國家級新型儲能產業集群。
       
      /02/ 霸都的硬核“底氣” 
       
      說到合肥的光伏發展,自然離不開陽光電源。
       
       
       
       
      2011年11月2日,陽光電源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成為中國新能源電源行業第一股。2014年,陽光電源正式布局儲能業務,成為了中國最早涉足儲能領域的企業之一。眼下,得益于逆變器業務的堅實基礎和儲能業務的迅猛發展,陽光電源在光伏下行周期中也保持了強大的韌性,從已公布的2024前三季度業績來看,陽光電源的盈利水平毋庸置疑,據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陽光電源營收近500億,已超過2022年全年營收總額。
       
      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陽光電源黨委書記張友權表示,陽光電源的快速崛起,正是得益于合肥良好的營商環境、對于先進產業的提早布局以及優越地理和自然條件稟賦。
       
      兩者最終相輔相成,合肥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目前集聚全球光伏10強企業5家、中國儲能10強企業4家,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100余家,從業人員超6萬人。
       
      而說起合肥的產業發展,就繞不開其備受關注的產業投資,合肥近些年來的重點投資項目,動輒就是百億甚至千億的大手筆,2008年幾乎以“全市家底”投資中國顯示屏制造商京東方;2016年前瞻性布局半導體成立合肥長鑫公司,推出國產第一代10nm級8GbDDR4內存;2020年,“合肥模式”迎來高光時刻,蔚來汽車落戶,從而刺激德國大眾通過增持股權等方式加碼合肥……一筆筆冒險的神操作,在為合肥帶來巨大投資收益的同時,還做大做強了一批新興產業。
       
      作為安徽省的幾何中心、省會城市,合肥的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正是因為這樣的地緣優勢,家電產業成為合肥的第一個千億產業。如今,“合肥模式”不斷升級,光伏儲能領域正蓄勢待發,基于“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合肥水運港繼“合肥-蕪湖-上海”“合肥-南京-上海”“合肥-上海外高橋”外貿航線后,又開通了“合肥-南京-寧波”“合肥-太倉-上海”外貿航線,為“合肥造”光伏走向全世界疏通了道路航線。
       
       
      圖源:安徽工信
       
      合肥的逆襲之路,無疑印證了“政策膽識+技術突圍+場景創新”的黃金法則。而對于面對“430”與“531”兩大政策節點的光伏人來說,也給到了一定啟示意義:既要抓住短期搶裝窗口,更需深耕技術、擁抱市場,方能在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03/ 寫在最后 
       
      悄然間,光伏儲能已然成為合肥的一張新名片,而這正是安徽全省光儲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雙碳”目標推動全國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下,各地都在“追光”而行,光伏競賽已然步入“下半場”。行業愈發“內卷”,競爭愈發激烈,嚴峻的大環境下,安徽光儲產業卻在光影交替中走向新的高度。2024年,安徽先進光伏產業營收有望實現3100億元,新型儲能營收有望達到800億元。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4年安徽新增光伏裝機約10.88GW,其中,分布式新增裝機9.32GW,占新增裝機的85.7%,位列全國第四,僅次于江蘇、浙江、廣東三省,工商業分布式新增5.13GW,戶用分布式新增4.19GW。儲能方面,全省年內新型儲能新增裝機79.8萬千瓦/158.2萬千瓦時,共并網80座新型儲能電站,累計裝機257.8萬千瓦/471.2萬千瓦時,居全國第10位。
       
      放眼安徽全省,“先進”和“新型”已經分別成為了光伏和儲能產業的關鍵詞。
       
      3月18日-19日,光伏產業網、儲能產業網將在安徽·合肥組織召開“2025第七屆安徽分布式光儲發展論壇”。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全面匯聚優勢資源、形成創新合力,為企業提供進入長三角和中部光儲市場的絕佳機遇。誠邀全國光儲精英齊聚合肥,共同探索和開拓安徽光儲市場,推動安徽光儲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產業升級,為“3060”雙碳目標賦能助力!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