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交易所相關規定,在滬深交易所僅發行A股股票的公司,如果連續20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交易所終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以此計算,哪怕該股未來每個交易日都能漲停,到第20天“大限”來臨,其股價也無法回到1元。
換句話,*ST旭藍將成為2025年首家觸及面值退市的A股上市公司。
連續6年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ST旭藍的前身為寶安地產,創立于1982年,并于1994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15年,東旭集團以23.64億元收購了寶安地產29.88%的股份,成為其控股股東。
在東旭集團的推動下,寶安地產開啟了“大刀闊斧”的轉型之路。——2016年進軍新能源,一年后置出房地產業務并更名為東旭藍天,正式跨界光伏。
彼時,東旭集團通過高杠桿擴張策略實現快速產業布局,先后控股了三家上市公司,業務范圍覆蓋光電材料、裝備制造、半導體材料、新能源組件、新能源汽車、醫用包材六大板塊。
然而,這種激進的擴張模式很快暴露出隱患。
2019年,隨著光伏及新能源產業進入調整周期,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供應鏈波動加劇,公司的經營狀況也跟著急轉直下。
財報顯示,自2019年以來*ST旭藍已經連續5年虧損,凈利潤分別為-9.57億元、-10.41億元、-6.04億元、-3.09億元、-1.78億元,累計虧損額超30億元。2024年,*ST旭藍的凈利潤預虧3億元至5億元,且因資金占用及財務公司存款問題存在不確定性,若全額計提壞賬準備,最高達96億元,可能使該公司2024年末凈資產大幅減少。
除了業績虧損,*ST旭藍的流動負債更是超過77億元,現金比率僅0.4,償債能力幾近枯竭。
3次卷入監管風波
2025年3月16日,公司實際控制人李兆廷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已是*ST旭藍及相關方在近一年內,第三次卷入監管風波。
第一次是在2024年5月8號,因未按期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第二次是在2024年9月6號,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2024年7月5日,*ST旭藍收到深圳證監局責令改正決定,因東旭集團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公司資金余額高達77.96億元,占2023年經審計凈資產的70.23%。
按照要求,被占用資金應在2025年1月5日前歸還。然而,截至整改期限屆滿,*ST旭藍及相關方仍未完成整改,公司股票自2025年1月6日起停牌。
兩個月后的3月5日,整改事項仍未完成,*ST旭藍股票于3月7日起復牌,并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值得一提的是,李兆廷名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東旭光電,此前因控股股東東旭集團占用超90億元資金未還,且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已于2024年10月退市摘牌。
退市前,東旭光電連續走出27個"一字"跌停板,累計跌幅高達74.13%,近30萬股民損失慘重。
下一個還是光伏?
與*ST旭藍同病相憐的,還有同樣17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且同為光伏上市公司的*ST嘉寓。

2024年6月24日,*ST嘉寓發布公司股票存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稱,當天公司出現股票收盤價首次低于1元情形,公司股票存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到今天,“股價保衛戰”打了大半年,*ST嘉寓仍舊掙扎在退市邊緣。
只是與主板上市已然躺平的*ST旭藍所有不同,身在創業板的*ST嘉寓,尚有反轉可能,關鍵時間窗口僅剩最后三個交易日。
3月6日,*ST嘉寓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嘉寓集團持有的2.56億股公司股份可能被司法拍賣。據了解,第一次拍賣時間定于4月3日,第二次拍賣時間定于4月28日。

此外,*ST嘉寓還存在一些其他可能導致退市的風險。比如公司近日多次在公告中提及,根據公司此前發布的2024年度業績預告,經公司財務部門測算,預計2024年度期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1.06億元到-19.56億元。如果經審計后的公司2024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
2月26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ST嘉寓提問:請問一下公司2024年的年報是什么時候披露?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已預約的2024年年報披露日期為2025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