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市場 ? 正文

      多能互補微網——分布式能源發展的新動力

      核心提示:多能互補微網概念近幾年更加頻繁的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在趙棟利看來,多能互補微網主要是將不同類型的分布式能源綜合在一個區域,為用戶提供冷、熱、電等多種能源的供應,強調的是多種能源互補應用、能源梯次和循環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近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公布了新能源微電網示范項目名單,引起了業內的極大關注。再加上國家能源局2017年2月公示的首批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17個項目入選了終端一體化供能系統、6個項目入選了風光水火儲多能互補系統)以及2017年3月的首批“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評選結果公示(遍布全國的56個示范項目浮出水面)。至此,上百個微電網及多能互補項目先后推出,成為未來中國分布式能源高級應用的試點。
        
        新能源微電網的起步
        
        多能互補微網概念近幾年更加頻繁的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在趙棟利看來,多能互補微網主要是將不同類型的分布式能源綜合在一個區域,為用戶提供冷、熱、電等多種能源的供應,強調的是多種能源互補應用、能源梯次和循環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多能互補微網并非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風電及燃氣發電、儲能等幾種能源的簡單拼湊,如何進行合理的容量配置、如何進行智能控制都是需要進行計算、設計和產品配置的。例如,由分布式能源、儲能裝置、能量變換裝置和負載調配及監控、保護裝置等構成的微電網系統,既可以與外部電網并行運行,也可以離網獨立運行,需要經過能量管理系統實現功率平衡、運行優化、故障檢測與自動保護、電能質量控制等功能。
        多能互補微網——分布式能源發展的新動力
        
        科諾偉業
        
        是國內最早涉足微電網技術的公司之一,先后建成了青海玉樹14MW水光互補微網電站、西藏光伏建筑一體化2MW微網系統、浙江2MW光伏/儲能系統等,營房車30千瓦微網系統等項目,還在武漢大學、北方工業大學等一些高校建設了示范微電網系統,有直流微網也有交流微網。為了更好的進行系統技術和設備研發,科諾偉業還在河北保定建設了微網實驗室。趙棟利團隊正在嘗試將可再生能源在微網體系內的滲透率和電量自給率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超過50%沒有問題,正在向更高的比例邁進。”
       
        多能互補微網——分布式能源發展的新動力
       
        
        在技術研發方面,科諾偉業承擔了多項國家科技部863和支撐課題,參與起草了三項微網國家及行業標準,。經過多年的積累,科諾偉業形成了光儲微電網、風光柴儲微電網、多能互補冷熱電三聯供微網等系統解決方案,成功研制微網變流器、充電控制器、微網控制器、能量管理系統等等核心設備。
        
        讓微電網的大腦更靈活
        
        為了實現多種電力和能源的有效匹配及運行效益最大化,微網系統需要能量管理系統(EMS)對系統運行進行監視和管理,例如通過EMS進行分布式電源能量調度、儲能系統管理、負荷能效分析、并網/孤島模式自動切換、系統地潮流穩定控制等。
        
        能量管理系統主要功能包括:
        
        SCADA:具有通信、模擬量測量顯示、告警、控制、事件記錄功能、參數整定和操作權限管理、對時和視頻監視功能
        
        數據分析:可對年、月、日用電量、發電量進行統計分析
        
        發電預測:預測分布式發電(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的短期和超短期發電功率
        
        負荷預測:預報未來電力負荷情況,分析系統的用電需求
        
        經濟運行:按電價規律進行功率調度,實現最優控制
        
        功率調度:大電網配合實現“削峰填谷”的作用,降低系統電壓和頻率的波動
        
        故障保護:電氣采集量發生越限、數字量變位時,輸出報警信號
        
        電能質量檢測:對微電網的電能質量進行全面檢測
        
        WEB發布:系統發布到互聯網,實現信息的遠程瀏覽
        
        在趙棟利看來,微網變流器(PCS)是微電網的最核心設備。儲能變流器主要應用于大規模儲能電站及分布式微網等領域,科諾偉業PCS涵蓋工商業用50/100/300/500kVA等中大功率及戶用5kVA小功率產品系列。主要應用在海島孤網及多能互補發電系統運行中。功能包括并網運行、離網運行及蓄電池充放電控制。目前在行業同類產品中處于技術領先水平。產品突破了電壓源變流器VF控制、電流源變流器PQ控制、蓄電池充放電控制、并離網模式平滑快速切換、低電壓穿越、孤島檢測、鎖相環及正負序分離等核心技術,并實現了以下創新:
        
        1、諧波抑制功能
        
        研發的帶有諧波抑制功能的儲能變流器,能夠同時對多個指定次數諧波進行有效抑制。
        
        2、三電平技術
        
        研發的三電平儲能變流器,采用三電平矢量控制技術及中點電位平衡方法,產品效率得到提升。
        
        3、故障穿越及無功支撐算法
        
        完善的電網故障穿越能力,快速無功支撐能力。
        
        該系列產品目前已在青海、西藏、湖南、保定等多個項目中實現現場應用。
        
        5kVA戶用儲能逆變器同時擁有并網和離網功能,采用蓄電池充電控制和逆變一體化設計,可以靈活配置鉛酸電池和鋰電池,具備IP65防塵防水等級、無風扇一體化的散熱技術及集成戶用能量管理系統,實現更友好的人機交互。
        
        PCS并離網切換控制包括并網和離網模式的切換,從慢到快,再到無縫切換。趙棟利表示,“現在的100毫秒的電源切換,對于大部分負荷區來說能夠滿足需求,但要求升級后就要用更先進的技術,從100毫秒的切換時間到10毫秒甚至更快,成本相應也會高一些。”
        
        趙棟利團隊在完善的硬件基礎上,進一步開發了全套的軟件解決方案,“基本構建搭好后,需要用核心的算法編制軟件,這樣才能發揮出硬件的功能。”
        
        讓微電網變得“有利可圖”
        
        只有當微電網和多能互補項目具備了經濟性,才能真正得吸引到更大規模的投資。談及上述國家能源局先后批準的一百多個相關項目的落地情況,趙棟利表示,“能量管理系統能給微網的多種能源供應提供經濟上的優化搭配。”在他看來,相比于早期的微電網示范項目,在光伏度電成本及儲能成本下降的過程中,目前已經有了一定的經濟性,但總的來看,“中國峰谷電價差不夠高,并且儲能增加了額外成本,客觀上投資的經濟性受到影響。”目前微網項目多屬于政府示范項目,由國家支撐做了較多示范。
        
        目前分布式光伏、儲能系統的成本都以較快的速度下降,因此在部分地區的微電網項目已經初步具備了可投資性,“但還是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目前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正處于迅速下降的過程中,即使電價下調,光伏電站的投資收益率也已經普遍滿足各投資企業的要求,在部分地區,甚至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收益率可以達到20%以上。分布式光伏已經為微電網的經濟性奠定了基礎。趙棟利認為在成本下降的推動下,儲能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空間,如果搭配上分布式光伏,再設定好的商業模式,新能源微電網的盈利空間還是有的。
        
        關于微電網和多能互補項目的未來,趙棟利認為投資商要依托這些項目成為區域能源供應商,向區內和周邊用戶出售電力,或者通過售電公司出售電力,“這個市場非常大,現在東部地區分布式光伏越來越多,但如果超過一定的供電比例,將對電網產生沖擊,應用微電網,將能更好的容納進當地的電力供應中。”目前,科諾偉業已經參與到多個微電網、多能互補項目的可研編制中。趙棟利看好工業園區中微電網的發展,“按照國家的規劃,到2020年,中國新增的工業園區中要有50%建成微電網系統;已建成的工業園區要有30%改造成微電網、多能互補及終端一體化的綜合能源體系。”
        
        千億大市場
        
        雖然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大部分發展中地區中微電網項目仍處于示范階段,但北美、歐洲等發達地區的微電網業務量在過去幾年中正逐步上升。根據NavigantResearch的統計數據,2015年美國地區微電網相關產品銷售額就超過15億美元;另一家機構SBIEnergy在兩年前曾預測到2020年全球微電網的系統裝機容量可以達到15GW,市場規模達到200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占比約5%。
        
        但中國市場發展速度遠比上述機構的預測要快。趙棟利表示,“隨著政策完善、技術成熟和商業模式的清晰,微電網和多能互補項目會發展更迅速。”根據國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2020年,中國即將建成超過100GW的分布式電源,占中國總裝機量的5%以上,其中僅分布式光伏就有50GW。如此大的分布式電源推進下,微電網和多能互補必定會走上快車道,科諾偉業也將用自己的積累和技術進步推動中國的微網產業快速發展。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