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光伏大有可為
從政策面來講,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產業獲得了足夠的政策傾斜,《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等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在頂層設計上為行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調。
資金層面,國家能源局多位官員在公開場合表示,對光伏發電實施補貼的政策短期不會變。補貼“退坡”機制的實行,目的在于推動行業的技術創新,以及強化光伏技術應用。同時,綠色電力交易證書(以下簡稱“綠證”)即將上線,以及后續全國碳交易市場的推出,一方面可以緩解補貼發放不及時帶來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則通過金融工具的設計來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并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綠色低碳的產業之中。
有報告顯示,中國有5億家庭,全國有超過4000萬個獨立屋頂,如果有20%的屋頂安裝光伏電站的話,初步估算市場規模可達到3200億元。而住建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有超過5000萬個家庭屋頂。從數據上看,中國家庭光伏市場發展空間不可限量。
家庭光伏市場存在不足
然而,宏觀經濟政策不足以形成掣肘,市場發展空間無須質疑,家庭光伏市場內部的機制缺失或體系不夠完善卻成為一大短板。
1、行業惡性競爭
“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除了市場推廣之外,就是打價格戰,搞惡性競爭,利潤攤薄了。沒有利潤做支撐,產品的質量和企業自身經營都無法得到保障。”近日,中民新光副總包育棟在“中民智薈”平臺上線發布會上用“價廉物不美”的故事對此予以了闡述。
2、客戶貸款難
資金無法有效融通,是補貼不到位之外,另一制約行業發展的因素。包育棟以“沉睡的200萬”的生動示例進行了生動的說教。“一位浙江的朋友在銀行存了200萬,準備放貸給家庭光伏的客戶,最后銀行只放了4萬。其中的原因很多,可能涉及到貸款流程復雜,銀行不重視小而散的個人貸,也可能是客戶覺得貸款太麻煩放棄了。總之我們看到了一個結果,表面看上去很光鮮的‘光伏貸’沒有真正地推動太多的光伏企業和用戶能夠更便利地接觸到光伏。”
3、競爭白熱化
競爭日趨激烈,質量和服務得不到保障是始終困饒市場發展的一大難題。包育棟又講了“5和10”的故事,就家庭光伏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形象說明。
他說,浙江每個縣可能有20到30家企業在從事家庭光伏生意,全省接近2000家,所有的商家面對著5倍的市場機會,但是有10倍的市場競爭。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的規模始終很小,沒有辦法通過家庭光伏把企業規模做大,用戶對家庭光伏還是缺乏一定感覺。
事實上,不止中民新光推出“中民智薈”平臺,致力以“S2B”模式解決行業發展痛點所在,其他新能源企業也在此領域加大了探索和開拓力度。
4、原裝正品為打假
此前,全球領先的光伏組件供應商天合光能重磅推出“天合原裝成套家用光伏系統”,其切入點一方面著眼于肩負起全球光伏領導者的責任和使命,另一方面則在于看中了家庭光伏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
對于家用光伏市場的未來,天合光能副總裁、天合家用光伏事業部總裁張兵認為規范化發展才是根本之道。
他說:“堅守品質,做好服務,行業才能長盛不衰,追求品質和服務是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途徑。國內家用光伏市場的痛點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老百姓對光伏缺少認知,雖然很多地區已經安裝了家用光伏系統,但老百姓對于光伏產品本身還是缺乏了解;二是整個家用光伏行業缺乏產品及服務保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服務基本缺失;三是行業缺乏真正的家用光伏品牌,沒有整套品牌服務意識。”
5、客戶認知淺
“目前家庭光伏市場確實魚龍混雜,另外,用戶對家庭光伏的認知比較淺,一定要解決認知問題,再逐步通過時間換空間的方式把市場做大、做好。”在參加“中民智薈”平臺上線發布會時,廣州三晶電氣總經理歐陽家淦就如何做好家庭光伏提出了他的看法和意見。
缺乏行業標準約束
分析認為,市場上已投入使用的家用光伏系統,很多都存在如建站選址錯誤、設計不合理、電氣安全存在風險、設備質量隱患、違規暴力施工、運行維護失當等問題。缺乏行業標準約束,沒有正統的培訓與教育,惡性競爭橫行,給行業發展帶來了不正之風。
此前,有機構“對近500家屋頂分布式光伏服務企業做的隨機市場調研”結果顯示:1、調研中80%的家用光伏服務企業都是50人以內的小公司在運營,企業較小,沒有完善的渠道建設;2、有44.26%的企業表示本企業所在區域存在超過10家競爭者,市場未全面打開,但競爭已非常激烈;3、參與調研的企業中有89.7%的企業都表示沒有加盟品牌,而是采取自己采購各個部分設備,組裝成套系統。
“一是非良性生態圈,競爭都低層次惡性競爭,沒有建立完善的生態系統;二是模式單一,大部分的企業把家庭光伏當成是全套設備的一錘子買賣,沒有長期客戶保障;三是用戶對家庭光伏認知有局限,光伏發電的專業性和造價不菲的設備形成發展壁壘降低了用戶嘗試欲望。”包育棟毫無避諱的點出了家庭光伏市場存在的三大問題。
市場面臨新任務
太陽能發展相關《規劃》顯示,“十三五”期間,集中式光伏電站的發展空間遭到壓縮。以工商業屋頂和家庭屋頂作為支撐的分布式光伏將成為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這給其中的家庭光伏市場提出了新的發展任務:從發展之初就要打下良好的市場基礎,解決行業內存在的各種問題,形成規范化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環境。
專家認為,搞好家庭光伏市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集合各方的智慧和力量方能達成。這一方面需要相關企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以原裝正品的形式保障產品質量;另一方面需要創新商業和融資模式,摸索出適合行業發展的產融一體化發展路徑;另一方面還需要第三方機構認真履行監督和評價職責,以及強化光伏知識的普及、教育和培訓工作
亟待打通“任督二脈”
放眼國際分布式市場,特斯拉推出的首批家庭屋頂產品正接受預訂,標志著美國分布式市場正對品牌、技術和市場需求重新定位。德國分布式已形成規模效應,家庭光伏發電量占整體發電量的8%。無論是從品牌角度,還是從發電量占比(中國家庭光伏占比不足1%)角度,中國與海外市場都存在一定距離。
有行業專家表示,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對全球光伏市場發展帶來了心理沖擊,歐美對光伏“雙反”一波又起,這給海外市場拓展帶來一定的阻力。國內市場成為消化市場存量,吸收增量的最佳通道。在此形勢下,打通家庭光伏市場的“任督二脈”無疑已成為決定中國光伏未來發展高度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