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的一位官員介紹,盡管2015年甘肅的棄風率、棄光率全國第一,但我們也要看到甘肅新能源的發展成績。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的一個目的就是要促使甘肅在發展中解決消納不足、持續發展受限的問題。
記者獲悉,青海也在積極籌備申報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
示范區四個目標
《實施方案》明確了甘肅創建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的四個具體目標。
首先,建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體系,提高新能源在電力供應中的比重,到2020年新能源裝機占電源總裝機比例達到50%、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30%以上。
國家能源局前述官員分析,如果這一目標實現,甘肅的新能源裝機在發電裝機和全社會用電量中的占比都將位居全國前兩名。
其次,新能源發電利用效率顯著提升,建立相應電力調度運行體系,解決風電和光伏發電的棄風棄光問題。
根據8月23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15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2015年甘肅棄風電量82億千瓦時、棄風率39%,棄光電量26億千瓦時、棄光率31%,位居全國第一。
“在化解‘棄風、棄光’問題上挑戰巨大,這是甘肅‘十三五’新能源發展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立足就地開發、就近利用和建立區域電力現貨市場是解決棄風棄光問題的根本措施
第三,提高外送電量中新能源發電的比重,確保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年輸送新能源電量占比達到40%以上。
再者,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堅決遏制新增煤電機組的建設,確保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達到25%以上。
《實施方案》提出,力爭到2020年,將甘肅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的新能源綜合利用基地、新能源生產基地、新能源科技進步基地和新能源體制機制創新基地。
穩增風光電裝機
甘肅是全國棄風限電嚴重省份,主要面臨可再生能源消納不足、電網外送通道不暢、新能源大而不強等突出問題。
此前8月15日,甘肅工信委發布的《關于下達2016年優先發電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2016年新能源優先發電量100億千瓦時,2016年風電最低保障收購年平均利用小時為500小時,光電最低保障收購年平均利用小時為400小時。
而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今年5月劃定的風力、光伏發電重點地區的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甘肅一類、二類風電地區保障收購小時數1800,甘肅一類光伏地區保障收購1500小時,二類地區1400小時。
對此,國家能源局致函甘肅省發改委和工信委,認為《通知》明顯違反了國家政策,“引起了極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8月25日,甘肅省工信委會發布了《關于2016年優先發電計劃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將暫緩執行《通知》中的最新能源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
《實施方案》提出,甘肅加快完善促進新能源消納的政策措施,加快輸配電價改革,完善跨省跨區外送電市場交易機制,擴大外送電規模。
甘肅省能源局要求,有序推進風電產業發展,穩妥擴大酒泉風電基地建設規模以及武威、金昌、張掖等地區風電建設,重點打造酒泉、嘉峪關等光伏發電基地,推進光熱發電示范工程和地熱能開發利用。
此外,《實施方案》還提出,加強河西走廊、蘭州到隴東和西北區域750千伏省際間主網架建設,增加甘肅新能源電力外送的比例,國家電網公司制定和落實在西北電網內統籌消納酒泉風電基地項目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