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市場 ? 正文

      可再生能源突飛猛進 電網與電力市場轉變是大勢所趨

      核心提示:2016年7月14日至15日,美中綠色能源促進會攜手其他五家組織聯合舉辦的第九屆美中綠色能源高峰論壇在硅谷舉行。
          2016年7月14日至15日,美中綠色能源促進會攜手其他五家組織聯合舉辦的第九屆美中綠色能源高峰論壇在硅谷舉行,中美政府官員,及美中兩國在電力、可再生能源及信息技術暨互聯網行業的領軍人物,針對目前中美兩國在運用「能源互聯網」上的現況和成果提出報告。 

        德國華人新能源協會(CEED)作為論壇協辦單位代表來自德國的能源組織也積極參與了論壇。CEED的特派代表全球協調員周瀅埡作為論壇上唯一一位歐洲代表,也在會上作了德國能源轉型與能源互聯網的發言。

        談到德國,美國人說“噢,德國的新能源和電網都發展得好多了。”

        談到美國,德國人說“美國對于能源創新技術的投資和開發氛圍好多了。德國裝個smartmeter都難。”

        談到中國,美國人說“OMG,上海的地鐵發展如此之快,10號線每2.5分鐘就有一輛。而加州城市連新建一條地鐵都推不動。” 

        談到美國,中國人說“硅谷是創新源地。新一代互聯網技術與能源領域的融合我們還要多向硅谷學習。”

        “在能源上沒有一個國家完美”,這是作為一個代表德國華人能源協會的中國人來美國參加能源高峰論壇的最深刻的感受。

        諾貝爾獎獲得者、前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開壇報告,全球溫室效應帶來的海平面上升其實比我們想象得都要快。按照現在的CO2排放速度,全球溫度上升2攝氏度也就是本世紀中葉的事,屆時海平面將上升6-9m,美國的東西海岸,中國的東海岸包括上海,都將被淹。

        為此,能源這個擁有巨大慣性的行業,方方面面都在轉變。

        可再生能源已突飛猛進

        可再生能源在發電條件最好的地方的LCOE能在2020年降至3美分/千瓦,2035年2美分/千瓦,(自朱棣文報告)。而事實上,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在可再生能源上突飛猛進。

        德國2015年電力生產平均30%來自于可再生能源,2016年的母親節當日可再生能源發電占到用電量的87%以上,持續一小時以上;

        加州設定了2020年達到33%可再生能源,2030年達到50%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并且著名的硅谷中心小鎮PaloAlto市當前已經達到了100%碳中和(自PaloAlto市長發言)

        中國在2015年非水可再生能源和燃料的投資排名世界第一,發電裝機總量、光伏、風能發電裝機均達到世界第一。

        盡管德國有電價持續升高,加州有電網升級改造的壓力,中國有棄風棄光,但正如周孝信院士在會上說的,相信這些問題是暫時的,可以解決的??稍偕茉匆褎莶豢蓳?。

        電網與電力市場的轉變是大勢所趨

        在電網和電力市場上,朱棣文提到了兩大趨勢

        垂直一體化的城市綜合能源公司utility轉向批發和零售市場

        本地發電廠轉向本地和遠距離批發與用戶端發電的混合

        將來的電網一定是多層的,雙向通信的。

        在電網和電力市場上,哪個國家走得都不容易,一邊是漫長的轉變,多方協調,每一個細節都決定利益相關者的存亡,每一個不慎又威脅電力供應的安全,一邊又是大勢所趨。

        當我們在歐洲習慣了幾十個甚至幾百個供電商自由選擇的時候,也不忘苦笑批發市場上的電價下降仍然還沒有傳遞到終端電價,歐盟電力統一市場十多年前就在議程卻進程緩慢。

        加州2000年的大停電使得加州從自由化的零售市場重新回到了管制市場。但失敗并不代表永恒,2001年加州通過了允許CCA(Community Choice Aggregation)的法案,經過9年與Utility的博弈,2010年第一個CCA——Marin  County的Marin Clean Energy正式運行。CCA作為公共組織代表當地居民和企業購買清潔電力,提供低價而又多種可再生能源占比的電力套餐給終端用戶。這次峰會的晚宴上,加州的多位市長齊聚,說到加州走向可再生能源的進程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CCA。至2015年,加州已有25個城市4個鎮成立或加入了CCA。

        這不得不讓人想到德國近1000個售電公司中,約80%是“Stadtwerk”城市工廠模式,即由當地政府控股并主導,如同供水、供熱一樣作為基礎福利為當地居民和商業供應電力。

        這也不得不讓人想到,7月11日曾有報道中國的第8個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內,成立了混合所有制的配售電公司負責470平方公里內的供電。

        而當我私下與一位市長聊起,談到CCA與Utility9年的博弈如何堅持如何成功時,她淡然地一笑:“這很難。我唯一的建議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也許若干年后當我們回頭看來,歷史不管如何螺旋,方向驚人地相似。

        能源與互聯網的融合之路

        在中國很多人還在討論能源和互聯網的融合是誰鼓吹的,還落不了地特別虛幻的時候,在美國這已經是一個事實。Palo Alto Advisors的CEO Dr.Paul McEntire顯然已經在以另一種驗光看待硅谷的互聯網大鱷們。

        當前全球最大電力消費者是誰?谷歌。谷歌至今已經投資了10億美金簽訂了總計2GW裝機的風電、光伏項目,成為當今世界上大型可再生能源項目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投資方,加上32億美金收購Next,想象谷歌今后成為售電公司并不是一個太瘋狂的想法。

       

        而Apple的動作更快,2016年6月,Apple成立了子公司Apple Energy。Apple在全世界的運營中93%的電力來自于可再生能源,在光伏、風能發電的峰值時,發電甚至多于Apple的電力需求。于是,Apple成立了售電公司,正在向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FERC申請許可,在全美范圍內銷售電力,甚至更多。有報道已經提及,Apple Energy有興趣提供電動車充電。

        比起互聯網走向能源的速度,能源擁抱互聯網似乎有些。

       

        來自C3,Alarm.com,Opower等能源互聯網公司代表們談到,云計算、大數據都很美好,他們有完全的信心,但關鍵在于,電力供應的數據是否能放在公有云上?私有云就肯定安全嗎?用戶的數據到底誰有開放的權限?整個家庭都裝各種高度智能電器,成本卻高到只有Airbnb和大富大貴的別墅能裝得起,這是必經之路嗎?

       

        德國從2006年開始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美國在2010后涌現了一批成功的能源互聯網創新公司,中國在2016年發布了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能源互聯網進行時。

       

        尾聲

        作為一位生活工作在歐洲能源界的代表,參加美中綠色能源高峰論壇,積了一層厚厚的感慨,有多少坎坷各個國家都相似地經歷,有多少技術各個國家值得互相借鑒。在這一點上,各國能源界華人NGO定能為中國能源的改革、轉型乃至世界領先貢獻不小的力量。

       

        因為在能源上沒有一個國家完美,互聯互通互補,開放交流創新才是最有效的路。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