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企業 ? 光伏電站 ? 正文

      中天科技:光伏“后來者”的逐鹿雄心

      核心提示:頂協調難、融資難、建設手續繁雜等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分布式光伏行業發展的痛點,記者近日前往江蘇省南通市采訪了該示范區承辦方中天科技集團董事長薛濟萍。
         享有“北上海”之稱的江蘇省南通市正駛入分布式光伏迅猛發展的快車道。截至4月底,國家首批分布式光伏示范區——江蘇南通分布式光伏累計并網用戶達557個,其中個人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達到508家;僅2016年一季度,南通市就有171家電站并網,其中個人分式布光伏電站超過150家。 

        眾所周知,屋頂協調難、融資難、建設手續繁雜等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分布式光伏行業發展的痛點。江蘇南通分布式光伏示范區為何就能取得如此成就?本報記者近日前往江蘇省南通市采訪了該示范區承辦方中天科技集團董事長薛濟萍。 

        從“燙手山芋”到“率先垂范” 

        示范區的起點還要從2013年說起。 

        2013年8月,國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名單,涉及7省5市、總共18個示范區項目,宣告中國分布式光伏市場正式啟動。 

        在這18個示范區當中,南通作為江蘇僅有的兩個入選城市之一,其建設規模為150兆瓦,是江蘇另一城市無錫的3倍。該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運營模式,自發自用比例90%以上,每年提供16000萬千瓦時綠色電力。 

        “屋頂分布式光伏覆蓋各種類型的混凝土屋面、彩鋼瓦屋面,技術復雜性遠高于地面分布式光伏發電,我們當時也面臨著諸多困難。”薛濟萍向本報記者坦言,裝機規模大、屋頂難找、并網技術復雜等難題使得這一項目挑戰重重。 

        “本來積極爭取到的項目,一度就像燙手山芋。”中天新能源產業鏈總經理曹紅彬此前也曾表示,“尤其是在集團內部屋頂資源幾盡用光時,沒有地方搭建光伏板一度是制約項目推進的瓶頸。” 

        記者了解到,南通市政府于2014年出臺了《2014年保持全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專門針對采購南通地區光伏原輔材料和生產設備的市區光伏制造企業,給予年度采購額5%的獎勵。 

        借政策東風,中天科技因地制宜,克服種種困難與宜家家居等當地多家知名企業攜手,利用各自企業的屋頂、發電收益適當分成的方式,由屋頂向沿海灘涂擴張,在全國率先完成示范區項目。能源局驗收結果顯示發電工程、綜合指標位列國家18個光伏發電示范區首位。“值得高興的是,我們還創造性地實現了高壓接入、多點接入、大容量并網等典型案例。”薛濟萍如是說。 

        曾是“燙手山芋”,而現如今,中天科技承辦的示范區項目已成為江蘇省推廣分布式光伏的示范項目。江蘇省能源局局長張世祥近日在江蘇省分布式光伏發電現場會上表示,江蘇省要積極推廣中天科技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示范經驗,落實新時期對能源的新要求,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積極、科學、高效發展。 

        “后來者”的逆襲進行時 

        作為通信、電力傳輸供應商,中天科技早已成為我國光電線纜的龍頭企業之一。但在新能源領域,薛濟萍也坦承中天科技是 “后來者”。據了解,最早起步于1992年的中天科技從光纖通信起家,2011年正值光伏低谷期進入新能源領域。 

        “作為新能源的后來者,我們堅持技術儲備、研發先行,在‘國家光伏技術863 計劃’中依靠自主開發的《孤島型智能微電網關鍵技術》成功中標。”薛濟萍告訴本報記者,“當時很多同行都沒想到中天會中標,因為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中天也在做光伏,其實我們很多年前就已開始進行技術儲備了。” 

        “2015年中天科技集團的銷售額為259億元,新能源貢獻僅為十幾億,份額尚小。”薛濟萍表示,“新能源將是中天科技集團未來發展的重點,新能源領域的銷售額應力爭達到50億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天科技近年來在光纖主業之外同時大力推進多元化戰略。在新能源方面,中天科技以電站建設為龍頭、分布式光伏為特色、微電網技術為核心、關鍵材料為突破,正努力打造“三足鼎立”格局中通信、電網外的第三極產業。此外,中天科技還積極涉足風電、鋰電池、超導等戰略新興領域,特別是在儲能領域也是動作頻頻。 

        記者了解到,中天科技已于2015年底與江蘇陸地方舟新能源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天儲能將向其提供金額約2億元的汽車配套鋰離子電池系統產品。 

        “說實話,鋰電池也是我們未來的重頭戲,甚至超過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受制于地面、屋面的資源限制,而儲能市場的前景更為廣闊。”薛濟萍向本報記者坦言。 

        據悉,中天科技于4月22日披露定增預案,擬募資19.2億元投向新能源汽車用領航源動力高性能鋰電池系列產品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及航空航天等領域。據測算,項目達產后,預計將新增年銷售收入52.5億元、新增凈利潤6.7億元。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