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工程 ? 正文

      “6·30搶裝潮”后:光伏企業中報亮眼 下半年將提前入冬?

      核心提示:以政府的目標裝機容量來看,為了實現下半年的平衡,業內預計第三季度的光伏裝機量將下跌80%?!?˙30搶裝潮”之后,光伏企業們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分布式光伏及新技術運用等方面,以應對今后的增長需求。
       一年一度“中報季”來臨,光伏企業們陸續交出上半年成績單。從已公布的報告看,包括產業鏈上中下游在內的多家企業表現強勁。

      以組件市場為例,大多數光伏組件企業盈利,營收增長超兩位數。日前,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給出了一組數據:2016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組件產量約為27GW,2015年上半年19.6GW,同比增長37.8%。業內預計上半年電池組件出口額達68億美元,出口量約13GW。

      而2016年上半年火爆場面很大程度上來源于部分開發商爭相搶在2016年6月30日上網電價補貼下跌之前使項目就位。

      2015年底,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完善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規定2016年一類、二類資源區的地面光伏電站分別降低10分錢、7分錢,三類資源區降低2分錢。其中2016年以前備案并納入年度規模管理的光伏發電項目但于2016年6月30日以前仍未全部投運的,執行2016年上網標桿電價。

      由此,在“6˙30大限”來臨前,光伏企業爭相加快電站建設并網進度,在上半年出現一波又一波搶裝潮。

      而根據國家能源局6月13日下發《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今年全國新增光伏電站建設規模1810萬千瓦,其中普通光伏電站項目1260萬千瓦,光伏領跑技術基地規模550萬千瓦。

      以政府的目標裝機容量來看,為了實現下半年的平衡,業內預計第三季度的光伏裝機量將下跌80%。且在近兩年產能大幅擴張、加劇供過于求的情況下,下半年中國市場可能引發全球光伏電池組件暴跌,IHSTechnology亦預計這將導致價格急劇下降。

      中報成績亮眼

      中國在2015年底已新增光伏裝機15.13GW、累計裝機量達到43.18GW,已超越德國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光伏市場。

      王勃華表示,“2016上半年光伏新增裝機超過20GW,全年將達到25-30GW甚至更多,我國仍將保持新增裝機的世界第一,總體形勢過熱。”而受益于“6˙30搶裝潮”,部分光伏企業上半年業績強勢上揚。

      協鑫集團旗下保利協鑫、協鑫新能源、協鑫集成三家上市公司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其中,保利協鑫上半年毛利率32.9%,股東應占利潤13.8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53億元實現倍增。多晶硅產量達36328噸,與去年持平;硅片銷量達8.88GW,猛增26%,貢獻了絕大部分利潤。

      協鑫集成上半年營收67億元,同比增長88.04%,凈利潤1.93億元,同比增長2.77%。

      協鑫新能源營收16.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6%;稅后凈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141%。公告亦稱其“受惠于光伏能源業務強勁增長,其經營盈利大幅度上升。”

      行業另一巨頭天合光能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二季度凈收入9.616億美元,毛利潤為1.763億美元,同比、環比均有所上升。第二季度光伏組件出貨量總計1658.3MW。

      “收入和出貨量的季度同比增長主要是由中國的增長推動,源自預計六月三十日之前補貼政策的調整所帶來的緊急訂單,這大大抵消了該季度對美國、歐洲、日本和亞洲其他地區的出貨量的下降。”天合光能方面稱,第二季度對外出貨量季度同比提高150.1%,年同比提高118.7%。

      然而,管理層重申擔憂光伏組件產能過剩狀況的發展,指出其“預計2016年下半年組件平均銷售價格下降將加速,中國平均銷售價格下降更快,今年下半年降幅可能超過10%。”

      英利在第二季度報告中也給出了相似的報告,稱由于在中國銷售強勁,2016年第二季度組件出貨量高于預期。“然而,由于今年下半年在中國下游項目開發的大幅下降,英利綠色能源預計,第三季度出貨量可能會減半。”

      晶澳及阿特斯第二季度同樣交出了符合甚至超出預期的成績。

      晶澳組件及電池片總出貨量為1380.8MW,外部出貨量同比增長55.5%,環比增長18.4%。凈收入為41億元人民幣(6.190億美元),同比增長51.9%,環比增長18.6%。營業利潤為1.88億元人民幣(2830萬美元),凈利潤為1.641億元人民幣(2470萬美元)。

      阿特斯第二季度凈收入為8.059億美元,較第一季度7.214億美元增加11.7%;計入營收的組件出貨量總計1290MW。

      在此情況下,阿特斯方面將減緩組件產能擴張,“我們的低成本生產結構,項目資產規模,一致的執行以及保守的策略有助于我們減輕更廣闊的市場中不利因素的影響。”阿特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稱。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