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

<address id="n7tz9"><form id="n7tz9"></form></address><noframes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 id="n7tz9"></listing></listing>
<form id="n7tz9"></form>

      <noframes id="n7tz9"><address id="n7tz9"><nobr id="n7tz9"></nobr></address>

      光伏產業網

      太陽能光伏行業
      領先的資訊
      當前位置: 光伏產業網 ? 資訊 ? 光伏要聞 ? 正文

      騙局?圈錢?炒概念?“解毒”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

      核心提示:12月28日,據央視報道,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亮相山東濟南。作為專業的光伏行業媒體,在國家級媒體看到這樣的報道,我的心情應該是激動,欣喜,然后抓緊發一條微信:光伏又雙叒叕登上央視新聞。
         12月28日,據央視報道,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亮相山東濟南。
        
        作為專業的光伏行業媒體,在國家級媒體看到這樣的報道,我的心情應該是激動,欣喜,然后抓緊發一條微信:光伏又雙叒叕登上央視新聞。
        
        但這一次,我的心中只有緊張與不安——光伏距離成為下一個“巴鐵”還有多遠?
       
        騙局?圈錢?炒概念?“解毒”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
       
        1、采用了哪種組件產品?
        
        從報道數據來看,該路段試驗段全長1120米,其中光伏路面鋪設長度1080米,凈總面積為5875平方米。光伏裝機容量峰值功率817.2千瓦,采用全額上網模式并網發電,預計年發電量約100萬千瓦時。
        
        根據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認監委聯合下發的《關于提高主要光伏產品技術指標并加強監管工作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17〕32號),60pcs光伏組件的尺寸為1650mm*992mm,面積為1.6368平方米。也就是說,在5875平方米路面可以鋪3589塊組件,平均每塊組件的效率為227.7Wp。
        
        說到這,熟悉光伏的朋友該驚訝了,功率這么低的組件,市場上居然還能買到?從照片來看,該路段采用的是單晶硅組件,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組件功率為285Wp,代表先進技術應用的光伏領跑者項目,所用的高效單晶組件功率多為300Wp。同時我們需要留意,該路面所用的組件為透光型雙玻組件,透光率約為10%,也就是說,就算采用功率相對較低的普通單晶組件,功率也要達到255W才算合格。難道說,這段舉世矚目的光伏高速公路,不僅沒有采用高效組件,反而用了相對落后的技術?
        
        2、發電量是否過于理想化?
        
        在系統發電量方面,投資企業給出的數據也偏于理想化。根據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該系統的年可利用小時數約為1224小時,基本符合濟南當地的日照情況。但有一點不容忽視——高速公路車來車往,會對組件形成較為嚴重的陰影遮擋,這可是光伏系統設計時的一大忌諱。
        
        此外,為了保證道路摩擦力,“光伏路面”最上面一層是類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摩擦系數較高,保證輪胎不打滑。根據常識,毛玻璃表面勢必會形成積灰,給發電量帶來損失。光伏行業內的朋友都知道,裝在路邊的屋頂光伏系統需要經常清洗,否則灰塵會影響發電量,只是不知道,高速公路上的揚塵是否嚴重?在毛玻璃形成的積灰下,光照能否滿足發電需求?
        
        查閱光伏家編制的《分布式光伏系統安裝指南》,對于山東濟南地區,按最佳傾角(30°)鋪設、沒有遮擋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可以達到約1250小時的年利用小時數。但如果采用平鋪、有陰影和灰塵遮擋的話,發電量必然大打折扣??纯礉线@條平直的公路,筆者唯有一聲嘆息。
        
        3、光伏路面是否長期可靠?
        
        雙玻組件的耐候性是業內公認的,抗隱裂、抗PID、抗蝸牛紋、高風載雪載……幾乎每個光伏人都能列出它的一長串優點。然而,另一方面,雙玻組件非常怕摔,怕磕碰。如果沒有封邊、護角或鋁邊框,在搬運、使用過程中極易出現破裂現象。像新聞中這樣,把光伏組件直接鋪在路面上,任由大小車輛碾壓,當車輪行駛至組件邊緣時,稍有停頓,都有可能給組件帶來巨大破壞。
        
        按照新聞報道,到了冬季,光伏智能道路還能通過路面結冰檢測系統,實時感知道路結冰情況,從而自動開啟電力加熱系統,及時除去道路冰雪,保障出行安全。這種想法對于車主來說自然是福音,但作為光伏工作者,我們還應考慮到溫度提升對電池片的效率、壽命影響,是否會造成局部過熱、電池片失效,甚至形成熱斑,帶來安全隱患呢?如果光伏路面的個別組件出現損壞,或者地下線纜產生問題,道路養護工作人員該如何處理?
        
        根據央視記者實測,雖然該路段限速80km/h,但測試用的中巴車還是開到了100km/h以上,沒有出現“剎不住車”的現象,由此判斷路面可安全行車。對此,筆者想從道路安全角度,提出兩點疑問:一是該路面使用一段時間后,摩擦力能否保持原有水平?二是光伏道路上一旦發生交通事故,起火、爆炸的風險會不會增加?
        
        4、資產上市:下一個“巴鐵”?
        
        真正讓筆者感到惶恐的,是中國新聞網對光伏路面技術發展前景的報道:“相關優質資產整合上市:通過持續的科技創新,光伏高速公路應用場景將不斷拓展,建設成本不斷降低,未來能獲得資本市場收益。”
        
        據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董事長徐春福介紹,該項目系齊魯交通、同濟大學、光實能源開展產學研用深入合作的成果。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可見,山東光實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5日,目前有兩名自然人股東,注冊資本3000萬元,但均為認繳出資,無實繳出資時間。2017年11月20日,該企業變更經銷范圍,增加了“光伏產品及軟件的研發、生產、銷售;技術服務、安裝工程及維護;光伏電站的設計、施工、技術服務及維修;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電力工程、建筑機電安裝工程、建筑安裝工程的施工”有關內容,這恰恰是與本次光伏高速公路密切相關的環節。換言之,這家致力于通過顛覆性發電智能路面“將傳統道路變為巨量光能收集、轉換平臺”的企業,成立僅一年有余,剛剛獲得相關資質,就敢對全國458萬公里道路指手畫腳,有所企圖。嗯,當真無畏!
        
        2016年8月2日,“巴鐵1號”試驗車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開始啟動綜合試驗。消息一出,央視新聞、新華社、人民網、經濟日報、央廣新聞等眾多主流媒體爭相報道,國外權威媒體BBC、CNN、CNBC也被吸引過來,甚至有媒體評論稱,這將會是公共交通的一場大革命。憑借當時火熱的人氣,北京華贏凱來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推出了“巴鐵”理財投資產品,吸入了幾十億的資金。然而區區10個月后,2017年5月20日,欠債50億元的華贏凱來公布最新公告,為了應對兌付危機,特發布具體兌付方案,本次只兌付1%,無數投資人的血汗錢就這樣打了水漂,大罵“互聯網金融都是騙局”、“立體交通都是騙局”。
        
        7個月過去了,巴鐵銷聲匿跡,公共交通的又一場大革命——光伏高速公路成了當下的熱門話題。不知道,喧囂過后,會不會有人大罵“光伏都是騙局”呢?

      閱讀下一篇文章

      熱點資訊

      推薦圖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