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簡介
河山鎮位于浙江省桐鄉市的西北部,地處杭嘉湖平原腹地,長三角的中心,東臨上海,西靠杭州,居江、浙、滬城市群的中心位置。交通便捷,申嘉湖杭高速公路斜貫境內,距杭州35公里,距上海120公里,且南連滬杭高速、320國道。全鎮轄9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4萬人,區域面積39.3平方公里,境內地勢平坦、河流縱橫、環境優美。
近年來,河山鎮緊緊抓住“一業一網”兩大機遇,努力打造“光伏名鎮、生態美鎮”,先后被授予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星火計劃示范鎮、中國絹紡織名鎮、浙江省文明鎮、浙江省衛生鎮、浙江省教育強鎮、浙江省體育強鎮、浙江省文明素質工程建設百鎮千村示范鎮、浙江省首個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小鎮、浙江省首批低碳城鎮試點鎮等榮譽。
2015年,河山交出了一張漂亮的經濟報表:全鎮完成生產總值(gdp)18.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億元,第二產業(工業、建筑業)增加值10.5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8億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為81.52億元,財政可支配收入為1.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4739元。
產業優勢
經過多年發展,光伏、新材料、絹紡已成為河山鎮的三大主導產業。
光伏產業是河山鎮的主導產業。作為浙江省首個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小鎮、浙江省首批新能源示范鎮、國家能源局“新城鎮、新能源、新生活”試點鎮和浙江省低碳城鎮試點單位,自2014年開始,河山鎮便致力于光伏產業發展。已完成11.5mw漁光互補光伏電站、3.735m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百力達2.5mw“金太陽”工程項目建設,東浜頭村10mw漁光互補光伏電站、700戶家庭居民屋頂光伏發電項目、村級公共設施光伏發電項目、企業分布式二期1.5mw安裝及一期改造工程正在建設中。區域內現有年產值超10億元的百力達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同時還引進了一批如嘉興巖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配套企業,為河山打造光伏區域品牌奠定基礎。經過近兩年的實踐,光伏發電項目先期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已經顯現。截至目前,僅堰頭村“漁光互補”發電項目已累計發電近1383萬千瓦時,實現收益1900萬元。
新材料作為河山鎮新興產業,近年來也取得較快發展。河山鎮工業園區內已有塑膠地板、塑膠面料、新型板材、熱熔膠等多家骨干企業。其中,龍頭企業浙江晶通塑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中高檔的塑膠地板制造企業。通過高技術人才引進、生產設備不斷更新、技術難題攻關和新產品研發,企業迅速發展壯大,2015年完成年銷售5.54億元。今年,晶通塑膠總投資3.5億元,占地82畝的年產1100萬平方米塑膠地板(磚)整體搬遷項目已開工建設,預計項目投產后將實現年銷售10億元。這一項目的啟動,為河山鎮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全新的動力。
絹紡產業作為河山的傳統產業,起源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至今已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2007年,河山鎮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絹紡織名鎮”,使傳統絹紡行業煥發新的生機。截至去年年底,全鎮共有絹紡織企業523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5家,億元企業4家,逐步形成了織造、染整、服裝等一條龍生產線,產業集聚效應明顯。根據行業發展的現狀,近幾年絹紡企業加快推進“機器換人”及轉型升級。部分企業投入資金淘汰原有絹紡設備,開展絹改麻項目再一次推動了河山鎮絹紡企業的轉型升級熱潮。
不僅產業結構更趨優化,持續多年的“大整治”也整出了美好河山的景致、騰出了發展的空間。這些年,河山鎮上下一心,全力拆除了區域內17萬多平方米的豬舍,并積極引導養豬戶轉產轉業,成為全市首個“無生豬養殖污染鎮”;鐵腕治污,關停了區域內50家小精煉等非法排污企業,徹底解決了困擾全鎮20年的污染難題,三條市級河道的出境水質全部達到了ⅲ類……如今的河山,水更清了、路更寬了、村子更美了。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河山還苦練內功,圍繞招商優化政府服務,做好“店小二”,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助推項目早落地、早投產。
招商推介
工業化招商:河山工業區成立于2000年,是桐鄉市西部的一個重要的經濟平臺,總體規劃面積6200畝,已完成和在建面積2000多畝,進區企業70余家。河山工業園區現有國有建設用地,可直接供地,可分割出讓,以電子機械、新能源、新材料等為產業定位,基礎設施已達九通一平,內資項目要求注冊資本每畝土地50萬元以上,外商投資企業注冊資本每畝土地不少于25萬美元。
旅游業招商:中國?;~塘農業遺產公園項目位于桐鄉市河山鎮,為杭嘉湖三地的核心區域。雛形為宋代開挖的桑基魚塘農業遺產,屬浙江省文保單位。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2億元,欲打造成具有江南水鄉特色,復原宋代桑蠶農耕文化的農業遺產公園。其中,核心區150畝欲建成省級文物保護區,外圍1000畝將重點開發為桑蠶文化、農耕文化體驗區,內部建造蠶文化博物館、文化公園、民宿、婚慶、農家樂、果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