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對于個別逆變器制造商而言,影響卻很嚴重。
GTM Research研究經理Scott Moskowitz指出,美國大多數住宅和商用逆變器來自中國,約超過80%的住宅逆變器和超過50%的商用逆變器是從中國進口。
“某些供應商將比其他供應商更受影響,”Moskowitz告訴光伏雜志。比如Enphase,它通過中國的原始設備制造商完成所有制造業務,而其最大的競爭對手SolarEdge則在北美和歐洲設有制造工廠。
對于Enphase來說目前情況很嚴峻。為了保持美國市場份額,他們需要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依然保持低的定價,在經歷了多年的虧損之后仍然努力恢復盈利。
Moskowitz指出,整體情況比較復雜,大多數供應商有全球代工,他們可能將生產轉移至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外基地。
集中式逆變器
對于集中式逆變器,情況更模糊不明。美國市場上最大的兩家中央逆變器供應商--SMA和Power Electronics ,生產基地在歐洲。
對于近年來打入美國市場的中國逆變器制造商華為和陽光電器等,10%的關稅顯然不受歡迎,盡管有些員工私下表示,慶幸這個數字還不是很高。
然而,根據GTM Research的數據,大型地面電站逆變器的成本差異是所有逆變器領域中最大的,中國的集中式逆變器比歐洲制造的逆變器便宜得多。 中國逆變器的價格優勢仍將存在,Moskowitz指出。
其他逆變器制造商,如Yaskawa / Solectria可以選擇轉移制造業,值得注意的是,正泰宣布了一條新的試驗線,在包括逆變器在內的產品清單宣布之前幾天就服務于美國市場。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10%的關稅 - 加上去年秋季稅制改革后美國公司稅率的降低 - 是否足以使美國逆變器制造業重新抬頭。
10%關稅的另一個影響將是跟蹤器。 GTM Research指出,許多跟蹤器制造商通過引入成品而不是原鋼來避免鋼鐵和鋁的關稅,但此次建議進口關稅名單中出現了與成品鋼產品相關的多個產品代碼。